梟目,忽然又笑了起來。
“好!臨行前,父王有言,我等兄弟雖為大魏皇室宗親,但卻不可自恃身份,藐視法度,有攻則賞,有錯則罰,軍令不可廢也。竟然彰弟謹記在心,為兄亦不可亂了法度。來人吶,曹子文不聽號令,擅自出戰,軍杖三十,且記大過,日後若能戴罪立功,便以功抵消!!”
曹丕此言一出,荀攸不禁臉色一變,這軍杖可不是一般,那紅漆大棍重達六十二斤,數杖打下去,就要皮開肉爛,尋常人受三十軍杖,只恐便要一命嗚呼,縱然是身體健壯之士,也要去了半條人命!荀攸心中一顫,連忙勸道。
“古語云,法不加於尊。三王子乃軍中!”
“荀公且慢!父王常有教誨,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兼之我兄乃三軍統將,豈可徇私枉法!!若此事傳了出去,豈不教人笑話我大魏虎師,毫無法度,軍規法令如若虛設,盡乃烏合之眾耶!!?”
就在荀攸發言時,曹彰忽地凝聲大喝。荀攸一聽,猛地止住了口,同時眼中更有幾分讚譽之色。曹丕在旁看了,眼中卻露出一絲絲莫名的忌憚神色,不過很快便一閃而過,忽地笑道。
“好!!彰弟深知其中道理,實乃我大魏之幸也。左右,拖出去行罰!!”
曹丕一聲喝下,兩員虎衛軍將士立馬神情冷酷地走向曹彰。曹操治軍素來嚴明,而虎衛軍不但乃曹操親衛軍,還替曹操處理三軍處罰之事。此下兩員虎衛將士,毫無顧忌曹彰身份,將曹彰擁出。許多軍士聞訊而來,帳外很快便傳來嘈雜聲。不一時,嘈雜聲很快便靜止下來,隨之而來地是一聲聲巨大的悶響,聽得讓人直是揪心。
且說魏軍與唐軍在永安城對峙已有一段時日。魏軍乃是毫無進取,軍器建造亦是緩慢。而令曹丕更加頭疼的是,前番他正在巫城與蜀軍激戰時,被文舜襲擊了營寨,燒去了大半輜重。而巫城亦存糧無多。時下軍糧告急,而一月前派出去江陵乞求輜重的兵馬又遲遲未到。而如今軍中所存餘糧,只足十日所用,如若十日之內未能攻破永安,或是補給趕到,軍心必定大亂,如此一來,曹丕便不得不撤軍而回。
曹丕心中顧慮重重,速與荀攸商議,意欲起軍傾勢攻打永安。只要將永安這座險城攻克,要取建平郡如若囊中探物。因此曹丕妄想孤注一擲,效仿其父當年攻打壽春那般,背水一戰!當年曹操征伐袁術,亦是糧食告急,後來曹操親自統軍,身先前陣,率兵攻打,前軍數將畏戰不前,被曹操親手誅殺,於是三軍士氣大震,一舉攻破了壽春。不過卻也別忘了,當時曹操不但有劉備的徐州軍為之強援,更有孫堅的江東軍為之內應。但是永安城亦無當時壽春城那般堅固,兵力更無袁術的江南軍那般雄壯。
荀攸聽得曹丕所言,面色一變,正欲張口回覆時,忽有斥候急來稟報,言西北方向小徑上有一彪人馬趕來,看那旗號竟是西唐五獅上將之一,張文遠!
曹丕聞報,頓時臉色劇變,梟目剎地瞪得斗大,疾聲呼道。
“那張文遠不是正隨文不凡攻打成都,怎會望永安來援!?莫非文不凡見成都難以攻克,恐建平失守,故遣其來救!?”
荀攸亦是臉色連變,忽然神色一緊,嘆聲而道。
“只恐並非如此。成都之戰,至關緊要,更兼成都有諸葛孔明把守,文不凡本就兵力無多,缺少驍勇之將,豈會臨戰調撥兵馬,還遣其上將張文遠而來!若我所料無誤,成都必有變故,使得那諸葛孔明措手不及,已然被攻破矣!!”
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永安戰役(下)
曹丕聽言,臉色連變,隨即盡化作一臉的不可置信之色,驚呼而道。
“這實乃天荒夜談!!尚不說諸葛孔明才智百出。且說這成都城地勢險要,又有蜀道為之天險,城池固若金湯,易守難攻,縱有百萬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