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蠻境界口!”
劉備聽言,雙目一瞪,壓著怒火,細聲而道。
“好一個馬孟起!!他果真是有歹心!!!”
劉備面容一抖,如今種種跡象,無不都在表明馬超有造反之心。就在此時,城上的蠻將已率兵趕到城外,紛紛拜禮,欲行交接之事。劉備眼光陰沉,就欲下令將這些蠻兵盡數擒下。諸葛亮發覺劉備之意,連忙投以目光制止,然後驅馬向前,與那蠻將細問數事。問畢,諸葛亮長嘆一聲,果然如他所料,蠻夷大軍在五六前已經出發。諸葛亮遂驟馬回到陣內,先教劉備行交接之事,再圖後事。劉備雖是急躁,但如今亦知難以追上馬超,便依從諸葛亮之言。到了晌午時分,兩軍完成交接,那蠻將趕來向劉備請命,便是功成身退,領兵離開梓潼城。
在梓潼郡衙公廳上,劉備臉色黑沉,似乎並無因取得梓潼而有些許喜意。劉備梟目一眯,扯聲大喝。
“馬孟起竟敢如此待我!!我這就派人傳令,將其召回,如若不應,即日發兵攻伐南蠻,更派人在蠻境四處宣告,當日他與祝融夫人謀害蠻王孟獲之事!!”
諸葛亮聽言,臉色一變,出席勸道。
“主公萬萬不可。如今馬孟起已入蠻境,那祝融夫人在南蠻極有威望,且手握重兵。縱使主公揭發兩人罪孽,蠻人亦不會輕信。更何況蠻境荒涼,地勢險要絲毫不遜色於川地,兼之又有許多飛禽走獸,毒潭險地。若是主公揮兵而攻,蠻人只需據險而守,不出數月,我軍糧食殆盡,便要被迫撤軍。即時,蠻人以逸待勞,發軍追擊,我軍焉有不敗之理!!?”
劉備聽得臉色連變,追悔莫及,當下死死地壓住怒火,雙眼紅赤,沉靜一陣,方才向諸葛亮問道。
“那依孔明之見,如今我該當若何?”
“馬孟起如今勢以成也,不可打草驚蛇,若與之撕破臉皮,只會使得西北賊子有虛可入。如今蠻境局勢未穩,馬孟起不敢貿然而動,而我軍亦需休養,以穩益州局勢。依亮之見,但可先做安撫,教其以為主公並無起疑。主公可依從其先前所乞,調馬伯瞻前往蠻境,同時又命文仲業一同前去,暗中監視,以為內應。文仲業此人素來機警過人,更有謀略,可擔大任。”
諸葛亮皓目爍爍,凝聲而道。劉備聽言,奪量一陣,亦覺可行,遂召文聘來見,細細吩咐。文聘聽得前事,自知責任重大,慨然領命。隨後,劉備又從巴西將馬岱調來,同時又派快馬前往通知太史慈、張飛兩人收軍。不日馬岱趕至,聽令與文聘一同前往蠻境。
至此,益州局勢暫且穩定。劉備盡得西川四十一州,後來又在法正推薦下,紛紛起用西川俊才,令蔣琬為參軍,費禕為長史,董厥、樊建二人為掾史。又將王平、張翼等年輕將士任命為都尉。同時,黃權亦在法正、諸葛亮等人告免下,得以免罪。半月後,劉備安民已定,大賞三軍,人心大悅。諸葛亮率領法正、黃權等西川俊才,調配法政,減輕賦稅,改革立新,以穩人心。川地百姓皆是喜悅,在諸葛亮等人的奮發努力之下,益州漸有復甦跡象。
話說文翰班師回到河東。河東百姓聽聞遠征在外的大軍終於回來,無不喜悅,紛紛趕到城門迎接。周瓏、戲志才率領一眾文武,在安邑城門外迎接。軍中軍士見到那一張張熟悉的面孔,各個皆是激動無比,不少者更是眼中泛著淚光,欣然心喜。大軍入城,文翰命各將將兵馬安置定後,犒勞三軍,又於城內設宴,軍民同樂。
當夜,文翰回到冠軍侯府,剛到門邊,便見一道倩影靜靜地立在門口。婦人身穿一身鵝黃飄花紋衣裳,大眼泛著道道水霧,楚楚動人。
那婦人正是文翰嬌妻,蔡琰。文翰露出笑容,邁步而去,在蔡琰身旁,有一小男兒,長得虎背熊腰,渾身孔武有力,甚是健碩。此小男兒,便是文翰與蔡琰的獨子,文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