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貌,在雷光照耀下,顯得尤為清晰。彷彿從此刻起,周瑜和諸葛亮將成為一生死敵。
少頃,諸葛亮微微嘆了一口氣。
“周郎心胸這般狹窄,實為可惜也。”
諸葛亮言語中帶著幾分惋惜,說罷便轉身而走,劉備即命城上弓弩手齊齊放箭,孫策大驚,忙護著周瑜逃回陣內。箭潮落畢,潘鳳即引兵追殺過來。江東兵馬且退且戰,在潘鳳衝殺之下,又折了好些軍馬,潘鳳殺了一陣,殺得江東將士膽寒,方才收兵回城。孫策、周瑜領著諸軍星夜望投江陵臨近縣城益陽。
益陽縣接近江東,益陽縣縣令乃蔡氏心腹,名叫王晗。早前周瑜便令鄧義通令王晗,在益陽聚集糧草輜重,以接應將來攻取長沙後,趕來助戰的程普部眾。此時,江東大軍糧草盡失,江陵城又被劉備所奪,益陽城正好用來做安身之地。
數日後,王晗得知江東大軍正往益陽而來,連忙引縣內文武於城郭迎接。孫策與王晗敘禮畢,即引諸軍入城,歇息休養。
此時,江東兵馬僅剩二、三萬兵馬,數日前那一場大敗,折損了近二萬兵馬。孫策失了江陵,又折損如此之多兵力,怒氣難消,聚合帳下文武商議,正欲捲土重來。
卻說,劉備在諸葛亮妙計之下,奪了南郡郡縣江陵,安撫百姓已定。在郡衙大廳上,鄧義跪地拜泣,具告其罪。劉備聽畢,對於是否接納鄧義,躊躇不定。就在此時,諸葛亮卻厲聲喝令刀斧手推下斬之。劉備連忙阻止,向諸葛亮問道。
“鄧義雖是有罪,不過他已受降於我,軍師何故殺之?”
諸葛亮雙目眯起,眼中散發著痛恨之色,凝聲而道。
“此人深受蔡氏之恩,卻背棄反之,暗投江東,是不忠也,昔日又畏罪潛逃,又反江東,是不義也。此人不忠不義,久後必反,故先斬之,以絕禍根!”
劉備聽言,噓聲一嘆說道。
“若斬此人,恐其部下心腹,人人自危。望軍師恕之。”
諸葛亮沉吟一陣,遂手指鄧義喝道。
“我今饒你性命,全因主公之仁善。你可盡忠報主,勿生異心,若生異心,我好歹取你首級!!”鄧義滿臉驚慄,喏喏連聲而退。劉備遂安撫降兵,整頓兵馬,以防江東捲土重來,又犯江陵。
荊州戰事暫且說到此。且觀天下矚目之戰,話說曹操於河內、河南兩郡交界,聚兵雄兵十萬,猛將悍士如同繁星相聚,且有名震天下的‘鬼才’郭嘉為軍中軍師。曹操親率大軍,壓至河內境界。
曹操素來進軍神速,連日兵士急趕路程,軍內將校多有憂慮,諫言曹操。
“丞相進軍神速,可防彼軍埋伏。”
曹操聽言一笑,那如同吞天的細目爆出璀璨光華,笑道。
“我彈指間可得河內,時下文不凡命在旦夕,西北人心惶惶,若不趁時火速而進,當會錯失良機。更何況,我軍進發雖快,但路途中多有嚮導官隨同各路斥候,已探敵情。你等莫要多心,本丞相自有定論。”
曹操乃世之梟雄,天下第一鼎勢諸侯,用兵如神,豈會犯下低階錯誤。曹操笑畢,見將到虎牢關,遂令大軍下寨。營寨落定,曹操隨問帳下將士道。
“虎牢關,南連嵩嶽,北瀕黃河,山嶺交錯,自成天險,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乃天下第一險關,誰敢先取虎牢關!?”
曹操麾下眾將,一聽虎牢關皆如為虎色變,就在此時一人應聲而出,厲聲喝道。
“末將願為先鋒,先取虎牢關!!”
眾人急視之,正是曹操麾下大將‘虎痴’許褚。曹操見是許褚,頓時大喜,眉開眼笑,撫掌笑道。
“哈哈!有仲康在此,我可安枕無憂矣。”
曹操笑聲剛落,劉曄卻急起身出席,作揖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