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關注,再一次證明了,即使是在對商業電影反應沒有那麼熱烈的德國,人們對於“狂暴之路”的期待值也只高不低。
克里斯蒂安幾乎無法壓抑自己的亢奮,坐在電腦面前就開始手舞足蹈起來,他隨即就撥通了好友的手機,“弗蘭克,弗蘭克!你看到了嗎?現在整個網路上都已經爆炸了,‘狂暴之路’來了,他們真的來了!蘭斯真的來了!”
“你還在家裡嗎?我現在在市政廳廣場!所有人都過來這裡了,柏林這裡所有的影迷都聚集了過來,我們打算在這裡舉行一個派對,對蘭斯的到來表示歡迎!現在已經有六、七百人了,你居然還在家裡?快,快過來!”
好友的話語讓克里斯蒂安直接就從椅子上跳了起來,“什麼?”腦袋一不小心就撞到了吊燈,疼痛得齜牙咧嘴,但他卻根本顧不上,“你們怎麼去市政廳廣場了?為什麼我不知道?”
“雅虎社群!你沒有看到嗎?那裡有一個帖子,號召歐洲各大主要城市都聚集起來,為‘狂暴之路’的首映預熱!”
“好,好。”克里斯蒂安卻來不及追究了,一路小跑地就衝了出去,“我就來。”
雅虎社群,此時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熱鬧,正當所有人都密切關注著“狂暴之路”的海外票房時,歐洲影迷們自然也不能例外。
撇開根深蒂固的貴族觀念、階級觀念不說,歐洲其實對蘭斯的電影一直都有著純天然的偏愛,因為在這片大陸之上,他們喜歡商業電影,卻更加喜歡藝術電影,歐洲的電影人和電影觀眾始終都在追求著電影的藝術質感,如果能夠在商業與藝術之間尋找到平衡,歐洲的年輕一代絕對會狂熱追捧。蘭斯的犯罪三部曲在歐洲受到了狂熱的追捧,除了洛杉磯地標文化意識明顯的“借刀殺人”之外,蘭斯其他作品的海外票房都高於北美票房,歐洲的貢獻不容忽視。這一次,“狂暴之路”更是被譽為商業與藝術的完美結合,對於人性、對於自由以及對於歧視的討論,這一切都戳中了歐洲人的嗨點。
這一切都直接體現在了雅虎社群之上,早在兩週之前,歐洲各國就開始翹首以盼了。一位來自英國的影迷提出了建議,各大城市都召集影迷聚會,不僅可以表達對“狂暴之路”的歡迎,同時他們也可以進一步交流對電影的看法,這一提議很快就得到了諸多大城市的支援。
所以,今天“狂暴之路”不僅僅是抵達倫敦而已,其他各大城市也都展開了慶祝活動,如此景象確實是二十年都不見得能夠看見一次的。
羅馬的人民廣場,此時已經被擠爆了,超過兩千人熙熙攘攘地站在廣場的各個角落裡,那熱鬧的場面讓人想起了每年的聖母升天節,似乎整座城市都進入了派對時間,人們熱火朝天地交換著彼此的意見,討論著他們對蘭斯所有電影的看法。突然,一個聲音響了起來,“蘭斯進入市內區域了!”剎那間,所有人都歡呼了起來,彷佛此時“狂暴之路”劇組不再倫敦,而是在羅馬一般,“車子開始在市內繞圈了,顯然,蘭斯不希望那麼快就暴露他的下榻酒店。”顯然,有人正在透過電話與倫敦連線,現場直播。
“等蘭斯來羅馬時,他可以住我家。”一個女人的聲音尖銳地響了起來,引發了一片鬨笑聲。
艾娃…比安卡(eva…bianco)高高舉起自己的雙手,用力跳躍著,雖然她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要跳躍,但她就是想跳躍,尤其是想到蘭斯現在已經抵達歐洲大陸時,那種亢奮的情緒就無法抑制,“艾莉諾,首映式的門票,我準備提前一天到門口去排隊,你要和我一起嗎?馬克說他也要一起去。”
“你確定嗎?為了一部電影,居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