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這話,就想是不是可以讓沈卓把自己回來的事兒告訴沈汶,可表面上,為了顯示一下兄長的尊嚴,皺眉問道:“沈三公子?他人好嗎?”
李氏忙說:“人品很好。你妹妹和沈家兩個小姐從小認識,知道沈家的底細。那府裡,人口不多。老輩的,就是老夫人和楊夫人,人都很直爽,沒有壞心眼。大嫂很賢惠,二嫂平時什麼也不管。你妹妹過去,肯定不會有什麼麻煩,能安心過日子。”李氏嘆氣:“只要你們都平平安安的,我就放心了。”
張允錚想著如果自己的妹妹成了沈汶的三嫂,自己是不是就更壓了那個小騙子一頭?就嗯了一聲,大方地表示同意。
平遠侯看了張允錚一眼,覺得這個一向暴躁的孩子在這件事上太好說話了些。
張允錚好好睡了一覺,準備去找沈卓,可又怕惹人注意,得尋個藉口,就去對李氏說,他要去鎮北侯府,問李氏有什麼要乾的事兒。
兩家正在議親,鎮北侯府已經派了媒人,李氏的媒人也出動了,同意議婚,算是行了第一步“納采”。後面一步,鎮北侯府要送六禮前來正式求婚,包括問名要庚帖之類的。這一步是重要的一環,要多做準備,不能匆忙行事。其中一些細節,比如請的媒人的背景,男方何時備禮上門等等,還是得兩家交流。李氏正好要與楊氏交流幾句,就寫了個帖子,給了張允錚。
張允錚拿了李氏的帖子,趾高氣揚地鎮北侯府,到了府門,說自己是平遠侯府送信的,要見沈三公子。
門上的人報進去,沈卓不在,楊氏一聽,知道是李氏有信,馬上請了張允錚進去。
張允錚進了門,猛抬頭,竟是一位夫人,忙行禮。
楊氏沒仔細看過張允錚,現在見這個小夥子劍眉朗目,高鼻樑,嘴唇剛毅,極為英俊,當場就喜歡得不得了,眉開眼笑,讓人送茶送水。
張允錚對自己的母親李氏呼三喝四,可這是別人的母親,就不能冒犯了。張允錚老老實實地把李氏的信給了楊氏,然後對楊氏的問題,問一句答一句,不敢多說話,很實誠的樣子。
楊氏細問了張允錚的身世,知道是平遠侯府遠房的兄弟,心中多少有些失望——她可不想讓自己的女兒遠嫁,就問道:“日後,你可是會回家鄉?”
張允錚又抱怨自己的父母把自己弄得人不人鬼不鬼的,明明這裡就是家鄉,還不能明言,只謹慎地說:“大概不會了,我的親人,就只有平遠侯府的人了。”這也是實話。
楊氏一聽,立刻心疼,腦補了一系列:父母雙亡,孤苦伶仃,前來投靠親戚……看這孩子的穿著,李氏倒也沒有虧待他。李氏的女兒與自己的兒子議親了,這孩子該不是李氏給自己女兒準備的。
楊氏想到沈湘是長嫡女,不能嫁一個沒有門第的人,可沈汶,一個軟性子,就知道抹眼淚,若是嫁入豪門世家,姑婆兄嫂一大堆,還不被欺負死?不如找個沒身世,沒家累,能輕鬆過日子的人。鎮北侯府雖然不那麼富裕,但是百畝良田的陪嫁還是出得來的,應該能讓沈汶衣食無憂……
在一盞茶間,楊氏已經把這些方方面面考慮了一番,把張允錚劃入了未來二女婿的行列中,因此對張允錚格外親切,一直沒斷了笑容。
張允錚被楊氏的熱情弄得很緊張,越來越拘謹,弄不懂自己幹了什麼,這位夫人怎麼像看著一盤好菜一樣看自己。
楊氏的喜惡太明顯,等到楊氏派人送張允錚出了府,下人們都開始傳夫人看上了平遠侯的遠房侄子了,肯定不是為了大小姐,自然是為了無能而軟弱的二小姐。
蘇婉娘笑著告訴了沈汶:張允錚前來送信,被夫人看上了。沈汶就知道他是來聯絡自己的。離自己的生日近了,要計劃去邊關的行程了,他竟然回來了,難道是來送自己的嗎?沈汶心頭亂跳,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