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嚴重夾帶私貨,若反感,觀點不一,請直接跳】 …… “接下來,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 “歡迎陳梓秋家長駱芬女士,上臺講話,向各位家長們,分享一下教育孩子的經驗。” 朱妙音率先鼓掌。 臺下的掌聲噼裡啪啦地響起。 駱芬雙手支撐著桌面起身,緩步走向臺前。 她目光空洞地望著臺下的學生家長們,不少家長眼神都帶著期盼,希望能從這位優秀家長身上吸取到一絲經驗。 良久以後,駱芬攥緊了手中的草稿紙,喃喃開口:“其實……我也和大家一樣,不知道該怎麼教好孩子,我也是頭一回當家長,不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我只知道埋頭工作,多加班,多做事,寧可自己辛苦一點,也想讓孩子過上更好的生活,把所有的愛灌輸在孩子身上,不求回報,不求索取,只因我是她的媽媽,所以理應要對她好,如果說有什麼願望,那就是她能考上一個好大學,將來找一份好工作,出人頭地,不辜負自己的付出。” “望子成龍嘛,這是天底下所有家長的願望。” “相信大家也都是這麼想的,這麼做的。” “為了達成這個目標,咱們省吃儉用,給孩子買各種補品;平日在家裡,也不願讓孩子碰家務,希望他們把這時間多放在學習上;工作或生意上遇到問題,把一切苦惱都打碎了往自己肚子裡塞,也不願跟孩子們訴說苦惱。” “這是一種愛。” “但有時候,我又在想,這種愛對孩子來說會不會太過深沉,讓他們感到窒息?” “那些高考失敗,就跳樓自殺的孩子們,他們真的是承受力弱嗎?還是說,為了這場高考,他們揹負了太多人的期望?多到讓他們無法承擔失敗的後果,無法接受父母失望的眼神,所以才會心理崩潰?” “或許我們應該懂得分享喜怒哀樂,工作上,生意上遇到難題,偶爾也能向孩子們傾訴一下,即便孩子們無法幫上忙,甚至會因為過於擔憂,導致在課堂發呆,但共甘共苦,同哭同笑,同舟共濟,不才是家庭的真正含義嗎?” “什麼都不讓孩子碰,什麼都不跟孩子說,我們是養了一個孩子,還是養一個高考的工具人?” “對不起,稀裡糊塗說了一通喪氣話,我沒能給大傢什麼建議,因為連我也不知道該怎麼當一個好的母親,孩子能考出這個成績,只能說是老天爺賜給了我一個好女兒吧。” 駱芬搖了搖頭。 默默抹去眼眶邊的淚珠,走下講臺。 全場鴉雀無聲,沒有人嘲笑,也沒有人鼓掌。 絕大部分的家長們都低著頭,抿嘴思考著駱芬話裡頭的意思。 社會似乎一直在推崇著,父母揹負一切的理論,家長在工作上遇到困難,就理應瞞著孩子,不讓他們擔心,不影響他們的學習。 但這真的是對的嗎? 孩子問什麼,都回答‘你不用管’,‘好好學習就行’,‘天塌下來有你爸頂著’,這是不是另一種的自我感動? 最終,孩子們會走向兩個極端。 一,父母為我吃了這麼多苦頭,我不能讓他們失望,我必須考上重點大學,給父母爭光! 二,理所應當接受父母的付出,因為我是你們的孩子,所以你們就該為我遮風擋雨,大清晨我上學,你就該早起給我做早餐,我大手大腳把零花錢花完了,你就該給我錢,至於你辛不辛苦,工作困不困難,關我屁事,反正你都說不用我管。 朱妙音不由深深看了駱芬一眼。 準備好的稿子沒有念,反而稀裡糊塗地說了一大通。 看樣子,是陳梓秋的那封信改變了駱芬,雖說她很好奇信的內容,但也沒有冒犯到去看學生的隱私。 不過梓秋的語文成績向來不錯,寫一份感人的信不難,不像其他孩子,寫個語文作文,只知道寫‘晚上下雨,媽媽揹著感冒的我去醫院’。 從小學寫到初中。 真是有夠夠的! 駱芬看著手裡的草稿紙,莫名覺得丟人。 上面通篇寫著怎麼教育孩子,督促孩子學習的內容,但現在看來,多少有些虛偽了。 “真是生了個好女兒啊。” 王虎默默感慨,他兒子的信封啥都沒寫。 所以剛才他一直在觀察其他學生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