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耿定向說:“我們能真真切切地嚴責自己,雖然是下等人,都有可取之處,都有長處益處;若是放下自己,只求他人,賢人君子,都不免指責。”朱天麟說:“士人也不應該過於自恃,不必過於謙讓古人,而要能謙讓現在的人。沒有一人不是在自己之上,就沒有一人不出自自己之上。”這些見解都是深得中庸處世之道。
日中就得西斜,月圓就要月缺,物盛必衰,這是天地的道理。人體驗到了天地的道理,高就會自卑,盈就會自謙,尊就會自抑。所以孔子說:“君子做事不自大,有功不自傲。”君子不以他所能做到的而瞧不起別人,不以自己不能做到的自愧於人。虛己對人是與人共事的基礎,自謙是受人尊敬的階梯。
王陽明說:“現在人們最大的缺點,基本上就是一個傲字,千萬種罪惡,都是從傲裡滋生出來的。傲就自高自足,不肯屈人之下。所以作為兒子的傲,就不能孝敬長輩;作為弟弟的傲,就不能尊敬兄嫂;作為臣子的傲,就不能做個忠臣。”以財勢傲人固然不可,以學問傲人也不應該,以地位傲人更是不應該。以氣色傲人固然不可,以態度傲人也不應該,以言語傲人更不應該。
顧準的座右銘是:“寧可天下人負我,我不負天下人。”一次,女同事張純音與顧準爭論,“別人要是打了你的左臉,你再將右臉送上去,完全是一種奴隸哲學。我的觀點是針鋒相對,以牙還牙,以眼還眼。”顧準回答道:“人類社會正是因為有強烈的報復之心,你打我一拳我還你一腳,才總是鬥爭不已。如果大家都有寬容仁愛之心,這個世界會好得多。”
在“清理階級隊伍”運動中,顧準的一位老朋友兼老上司林裡夫曾用荒誕牽強的推理“揭發”顧準,指斥他在20世紀30年代就是執行右傾投降主義路線的“內奸”,弄得顧準百口難辯。很久以後,直到周揚得到解脫,顧準的“內奸”問題才告解決。1972年顧準回京,對林裡夫卻多方照顧,考慮到這位老友也處境悽苦,逢年過節總是備下酒菜,約他共餐對酌。吳敬璉先生是顧準的同事,他後來寫下了這件事,並對顧準的為人的態度很不以為然,認為顧準完全不必當東郭先生,對林裡夫這樣的人,不去回敬他一拳已算仁慈。顧準卻說:“你真是不懂世事,老林這種古怪個性和奇特的思想方法,完全是由於黨內不正常的政治生活和逼供‘審幹’做法造成的,是這套制度毀掉了他的一生,悲慘的人生遭遇形成了他的古怪脾性,我們應當同情他才是,怎麼可以苛責呢?”
顧準的為人處世就是儒家的中庸恕道,所以他與很多人包括林裡夫的友誼得以維繫始終。1974年10月中旬,顧準病倒後,林裡夫每天趕到社科院經濟所宿舍,為顧準炊煮飲食照料生活。顧準住院後,雖有經濟所一位同事專門照顧,但林裡夫仍然每天三次看望照料,那時候林裡夫的政治處境也很艱難,經濟條件尤其窘迫。人們不能不認為林裡夫一定是被顧準的人格徹底感動了。
謹慎自己的私心
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
——《禮記》
荀子說:“公生明,偏生暗。”為人處世必須。子思在《中庸》第一章裡就教人:“君子應謹慎自己有所看不到的地方,害怕自己有所聽不到的東西。看不見的善於隱蔽,不明顯的似乎微弱,所以君子必須慎防。”
一個人太自私了,如何與人相處呢?這是許多人思考的問題,韓愈說:“其自為也過多,其為人也過少。”過於利己,必會損人,與他人的關係自然出現失衡,所以沒有約束私心的功夫,很難幹成大事。方學漸曾經詳細評論這種功夫說:自我反省是一個人為人處世的重要學問。當晏子獨居的時候,從內觀察他的本體,深湛清醒的樣子,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