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有所不知,小臣本是華胄,祖上是跟隨三寶太監下西洋的,本姓陳,為了在暹羅謀生方便,才改了名字,起了當地的名姓。不過,小臣未曾一日忘記自己為天朝後裔,每日都給祖先牌位上香。”
“不僅小臣如此,下邦中華胄眾多,大城府中,每逢集市,官話此起彼伏。當日王寶將軍在素林府,也是感念於此,才對敝國將士網開一面的。”
乍侖蓬,或者是陳倫的話,三分假七分真。說漢語的人多,暹羅華僑多,這是安天虹早就知道的,並且守漢自己也心中明瞭。但是,守漢也清楚,在中華民族在海外的僑民中,絕大多數都保留著民族的傳統和文化習俗,只有在泰國的華人華僑被當地同化了。
“對於這樣的國度,一定要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來對付。”這是守漢給安天虹的指示。他可不願意以後有什麼你不信他信,明不拉英拉之類的事情出現。
幾句客套話說完,兩個人開始進入正題。
“大人,下官受敝國國王委派,特來請罪,懇請將軍能夠俯允敝國求和之請。兵連禍結,生靈塗炭。漫天的諸多佛菩薩都是於心不忍的。”
陳倫的話說的頗為悲天憫人,如果換了別人,說不定會起同感,但是,倒黴的是,他遇到的是安天虹,此公已經是李守漢的鐵桿追隨者。如今,以河靜為中心,在江北地區,有了幾十所小學堂,在冊讀書的各族娃子有一萬四千七百多人,這些娃子們讀書識字,學了守漢推廣的六藝,走出學堂,或是繼續進入政事堂讀書,接受村官教育,或是被各個工坊招去做預備匠師,學習冶金、化工等諸多墨家之學,但是,俱都是衣食無憂,前途似錦。
試問,有哪個先生不盼著自己的學生有出息有前途?
更何況,這幾年,眼見得河靜從一個蠻荒小鎮,變成繁華大城,這裡面也是有自家的一份功績。
他的思想已經悄悄的被李守漢給改造了,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的儒生了,而是有點法家和縱橫家的味道。“我管你是不是生靈塗炭,只要我的治下百姓合適就可以了!”
“這個自然,我家將軍也是一副菩薩心腸,又是上天眷顧的人物,自然要議和的。喏,這便是我家將軍親自審閱定稿的議和條件,如果能夠答應,本官便可上報將軍,請他下令,王寶、張小虎二位統帶、指揮,停止攻打大城的行動。”
厚厚的一疊議和條件文字,擺放在陳倫面前,晃的他有些發愣,“這許多的條款?莫不是要讓我暹羅萬劫不復?”
“一、割讓呵叻府(包含)以北、以東土地,割讓湄南河下游直至河口的土地。。”
“二、賠償軍餉一千萬兩白銀,二百萬兩黃金。或用等價物品充抵。”
“三、徵集民夫、提供錢糧修築上述兩地區道路,以供我軍行動方便。”
“四、為了彌補我軍在此次戰事中的損失,我軍有權對透過湄南河進行貿易的貨物徵收稅賦。”
。。。。。
“這分明是要滅我大暹羅啊!”陳倫恨恨的將手中的罷兵條件文字丟在桌案上。
“我暹羅雖然僻處南方,卻也受聖人教誨,且又有佛祖保佑,自古以來,便是有斷頭將軍,無降將軍!今日下官來此,不過是我國國王,不願意眼睜睜看著刀兵四起生靈塗炭,不惜委曲求全,實乃捨身飼虎的慈悲為懷,卻不想,貴軍的胃口不亞於猛禽餓虎。下官也無妨了!大不了刀斧油鍋,倘若不死,少不得北京城裡走一遭,聖上面前告一次御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