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婦難做無米之炊,怎麼籌?苗福群一拍桌子:我就要給你們做一個巧婦無米之炊!當天,他回家就把他那兩間空蕩蕩的房子賣了,200多元賣房款一分不剩地捐給了**的移民代表……
對於苗福群的固執和倔犟,“老戰友”劉懷榮曾以不屑的語氣評價:“一根筋!做事不轉彎,無計謀、無計劃,鬧十幾次返庫,鬧一次失敗一次……”
另一“戰友”陳文山對其更是頗多微詞。後來,兩人的關係甚至僵到見面互不說話的程度。
這種矛盾是在後面即將介紹的馬湖會議上結下的。苗福群因故沒能參加馬湖會議,會後,前去參會的部下彙報說陳文山在會上大講特講“返庫無用論”,苗福群一聽就火,不顧部下勸阻,立馬就去“教訓這狗屁不懂的老東西!”誰知陳文山不服教訓,與苗福群爭辯說,你每次組織幾千上萬人鬧返庫,既花錢又費事,達到了什麼目的?每次不是被農工打得頭破血流,就是被政府趕回澄城,種的莊稼也被政府“壓青”,糧食一顆也未收到,還落得領頭的人被抓被判。相反,**只需準備一點路費,派幾個人就可以把移民的問題反映上去,何樂而不為?
陳文山的話無疑觸到了苗福群多次被抓被關的痛處,還未講完,苗福群就一拍桌子罵了起來:“你簡直是放屁,胡說!直接鬧返庫就是效果好,作用大,幾千上萬人到庫區一鬧,中央知道,省裡、地區、縣裡的頭頭腦腦都來了,移民可以與他們直接對話,對解決問題,達到返庫目的很有好處。”講到此,苗福群反唇相譏地質問陳文山:你不是愛**嗎?你們哪次**見到過省、地、縣的主要領導?你哪次**上邊的人不是讓你回去?他們會把情況給領導反映,你們的問題會很快解決?你們反映的問題解決過嗎?
那場爭論及苗福群在爭論中對陳的那些粗魯的態度將二人矛盾公開化,從此格格不入,關係日趨緊張。苗福群的“秘書”聶小二、朱金定回憶說:1984年冬,苗
福群從安置區到庫區後,因人馬太少只好寄人籬下在陳文山的地盤上。陳文山對其不理不睬,甚至連開會研究事情也不讓苗介入,而只是通知苗的“秘書”聶小二、朱金定參加。苗福群受不了這份慢待和委屈,連夜帶人撤走,在農建七連的東邊另劈地盤。那之後,二人經常公開罵陣,陳文山罵苗福群是“不識時務的粗人”,苗福群則指責陳與政府配合是“移民的叛徒”……
“司令”劉懷榮為移民“領導人”內部的不和感到著急,他認為,大家只有相互溝通,相互信任,相互支援,才能做到長相知,不相疑;不相疑,才能長相知。他曾
把苗、陳二人找到一起勸解,要大家團結對外,齊心協力鬧返庫。但他的苦口婆心沒能改變苗福群好鬥而固執己見的性格,更沒能緩解苗、陳的矛盾。
儘管如此,劉懷榮還是很理解“戰友”苗福群好鬥且固執的性格。“唉,也怪不得他呀,他先是作為積極分子被遷到寧夏,1962年又被遷到澄城縣劉家窪公社。
在那裡,他後來的全部家當就只有一個一丈八尺長的土窯。日子過不下去時,又逃回到了庫區。從‘關中白菜心’遷到三面環山的澄城縣劉家窪鄉社田村後,糧食畝產只有五十斤,一個勞動日才七八分錢。今昔的對比太強烈了。”
無水無糧無房住的日子使苗福群在庫區呆的時間比在安置區還要長,在庫區多半的時間都在領導部屬們搶種部隊農場和農工農場的土地,並在他們還未收割時就去他們的莊稼地裡“拾荒”。搶種和“拾荒”中的多次交鋒使他熟識了所有農場的領導,也進一步奠定了他在移民中的威望和移民“司令”的地位。
在庫區“拾荒”的日子很悠閒也很自在,“苗司令”先是住在部隊靶場的空房子裡,接著住進了黃河灘的樹林。到了八十年代中期,乾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