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灘搭起大片庵棚,把移民們集中在一起住。他曾對農工宣稱:我們不走了,這黃河灘就是我們的家。
農工常向苗福群的“家”發起攻擊。特別是1985年初,在整個庫區,攻擊事件發生的頻率達到了週週有“戰事”的程度。沙苑灘的王福義部頻頻遭襲,華陰灘的
劉懷榮部與農工打得難分難解,朝邑灘上,苗福群同農建六連的摩擦更是不斷。移民與農工的關係在轉瞬間變得高度緊張。
這其中有個重要的背景——這之前,國務院秘書長助理孫嶽帶領由國務院辦公廳、水電部、解放軍三總部、國防科工委、兵器工業部、蘭州軍區、蘭州空軍、第三十一試驗訓練基地、陝西省委和省政府等部門組成的中央聯合調查組於1984年11月18日至12月17日來到庫區,針對“調查陝西省三門峽庫區移民生產、生活的困難情況以及庫區靶場、農場情況”進行了三十餘天的調查研究。
不管是陝西的政府幹部還是為土地而戰的移民,他們都從聯合調查組組成成員的規格和調研時間等因素裡,看出了中央解決移民問題的決心。農建師的領導們自然也預感到移民很快就會重歸故土——但他們不想在中央作出決定前讓移民在庫區那些已屬於自己的良田裡形成返庫的既成事實。他們想與當地政府聯合趕走返庫的移民。而以苗福群、劉懷榮等為代表的移民也以農民的智慧對農工進行著“統一戰線”,主動與農工交朋友,分化瓦解基層農工。他們告訴農工:我們返了庫,你們無地可種,政府就會安排你們回城……
這種統一戰線在苗福群司令部所在的朝邑農建三團七連有了收效,該連楊連長同苗福群等人建立了不錯的關係,不僅經常把當地政府將如何“治”移民的有關情報透露給移民,還常給其送糧送衣。聶小二至今都還記得:他們送給了移民兩麻袋優良西瓜種子,我們想給錢,他們怎麼也不收。
農建師的領導們反對並竭力制止部下與移民的“眉來眼去”,要求下屬的幾個團都務必在春節後儘快將強佔農建師土地的移民趕回安置區——他們估計,春節後還將有大批的移民湧入庫區,如果在春節後能給他們一個下馬威,想返庫的移民就不敢來了,庫區裡的移民堅持不住也會不戰而退。
給移民“下馬威”的任務落到了農建三團五連左連長和保衛科長頭上。正月初七凌晨5點,左連長帶人點燃苗福群手下移民的十多個庵棚,也由此點燃了移民**農工的“狼煙”。
17、“司令秘書”
苗福群有生之年唯一感到自卑的是自己沒文化,除了自己的名字外,他幾乎認不得所有的漢字。這就給他的“返庫大業”帶來了諸多不便,為了解決鬧返庫寫上訪材料、寫舉報信、寫返庫檄文及統計資料等諸多問題,苗福群的麾下集結了不少素質不錯、文筆頗佳且足智多謀的“秘書”。原平民鄉移民聶小二、原魯安鄉豫安村朱金定是苗福群鬧返庫時期最得力的“秘書”。
1962年,聶小二生於移民安置區澄城縣羅家窪,對於遠在大荔縣庫區的老家,他只能憑藉父親的回憶和自己的想象去體味800裡關中的遼闊和富庶,只能從數十萬移民百折不撓的返庫行為裡去感受故土對他鄉遊子的誘惑與吸引。
讀初中時,聶小二便認識了苗福群。那時,聶小二的父親聶景慧也是返庫移民代表,苗福群常到聶家商議鬧返庫的事。父親常對聶小二講苗福群為了移民返庫賣掉房屋,每次都帶頭衝鋒在前之類的“事蹟”。這些“事蹟”無疑在一個幼小心靈裡形成了一個英雄的形象。
加深聶小二對苗福群記憶的卻是一件小事:讀初二那年春節後的一個晚上,苗福群又到聶家開會商量返庫之事,會議結束已經很晚,便在聶家住了下來。凌晨5點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