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觀的德軍士兵們有黨衛軍也有國防軍,他們此時無不一臉冷漠,這讓林恩陷入了深深的困惑與反思:難道戰爭的意義就是人與人的無情屠戮?
………【第11章 無所遁形】………
在極端困境中打了一場漂亮的伏擊戰,既緩解了肚子和彈藥的窘困,又在一定程度上開啟了局面,沿著公路向西北方行進的德軍士兵們精氣神恢復了不少,這些大耳沿鋼盔有說有笑還一邊吃著東西。在他們中間,林恩或許是唯一一個垂頭喪氣的人,他想不通的東西很多,擔心的也很多——假如自己有一天淪為蘇軍的戰俘,是否也會像剛才那樣在已經投降的情況下被殺死,而死去之後能否重回原先的世界,亦或是在無盡的虛空中永久地飄蕩?
滋滋喳喳的履帶聲仍在耳邊響著,參加戰鬥的兩輛半履帶式裝甲車如今還剩下一輛,也就是那輛裝有炮塔的突擊型。戰鬥中它幾乎被蘇軍坦克的炮火所湮滅,但仍僥倖逃過一劫,但車身到處是大大小小的破口,車組的原班人馬也陣亡一人、重傷一人。為了保持戰鬥力,不得不臨時從步兵中間抽人補充。
眼下,這支由撤退人員臨時組成的作戰部隊正循著先前那些蘇軍裝甲部隊的行軍路線前進,軍官們似乎是想在己方的縱深防線前與守軍包夾那些蘇軍戰鬥部隊,那樣即便不能全殲對方,也好趁亂撤回到己方防線。計劃本身看起來是不錯的,然而沒能繳獲幾輛卡車恐怕是之前那場伏擊戰最大的遺憾。以這些士兵的疲憊身軀,持續的“急行軍”是想都不要想的,能夠保持每小時四到五公里的正常行軍速度就相當不錯了。
離開之前的戰場已有半個小時,回頭仍能夠望見沖天黑煙——那些負責“善後”計程車兵從蘇軍裝甲車和汽車上弄了一些汽油,分別澆在了遭集中射殺的戰俘、收集到一起的槍械以及堆積在大炮周圍的彈藥箱上。破壞蘇軍的裝備物資固然能夠間接減緩己方的作戰壓力,但彈藥的爆炸和燃燒的濃煙也給蘇聯人的飛機提供了指引。
果不其然,兩個深色的小點很快出現在了東面天際,它們那如同蒼蠅般的嗡鳴聲比軍號、皮靴什麼的都要有效,數百德軍士兵大大加快了行軍的速度,甚至有從步行轉向小跑的趨勢——好在地面潮溼,這才沒有揚起嗆人的塵土,只是離開先前那片樹林後,公路沿途即便有植被也是稀稀疏疏的,根本無法為一支幾百人的隊伍提供隱蔽。
味同嚼蠟地吃了一些麵包,林恩的氣力本來還有所恢復,但揹著兩支槍和一條彈鼓包快步前行了一段距離,那種沉重的倦意便又從腿部蔓延到了全身。性命攸關,他只能咬牙堅持著,憑意志力驅使這已經能夠自由操控的軀體奮力前行!
嗡鳴聲愈漸清晰,轉頭已能夠看清那兩架蘇軍飛機的墨綠色塗裝。從輪廓上看,它們應該不是有著“黑色死神”之稱的伊爾-2強擊機,然而這並不值得德軍士兵們慶幸,因為它們的機翼下都霍然掛著火箭彈。當它們壓低機頭俯衝而來時,螺旋槳捲動氣流發出低沉的嗚咽,發動機的嗡鳴則有種強勁的穿透力,在很遠的距離就能夠讓人感到壓抑和緊張。看到這兩架蘇軍飛機擺出一副準備攻擊的姿勢,德軍的軍官們大聲招呼著士兵們往公路兩邊散開。
周圍計程車兵擠擠攘攘地各自奔離公路,林恩跟丟了“屠夫”,只得夾在一群陌生面孔中往遠離公路的方向拼命跑。這時只聽得嗖嗖的呼嘯聲從空中傳來,哪敢抬頭一睹火箭彈齊齊飛來的壯觀場景?他本能地低頭貓腰,腳下更是不敢有絲毫的怠慢。須臾,劇烈的爆炸接踵而至,而在聽到轟響聲的剎那,林恩學著電影中的動作向前趴倒,可後面計程車兵很多還來不及止步,又受到了強勁氣浪的衝擊,頓時踉蹌地摔倒了一片,其中一人直直撲在了林恩身上。若是身體再重上一些,沒準會把他壓得休克過去!
強烈的爆炸有十幾次之多,從間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