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駕臨,務求能夠留宿關舍一晚指點修行之途,”尹喜拜求期待道。
老子依舊是隨意試探道:“老夫有何神聖之處,受你如此厚愛?實在是羞煞慚愧!”
尹喜忍不住連道:“尹喜不才,好觀天文略知變化,見紫氣東來,知有聖人西行,見紫氣浩蕩,滾滾如龍,其長三萬裡,知來著至聖至尊,非通常之聖也;見紫氣紫氣之首白雲縈繞,知聖人白髮,乃是老翁;見紫氣前有青牛星相牽,乃知聖人乘青牛而來也。”
“哈哈。。爾果是與我有緣,頗具慧根,你我相見,也是緣法,”老子撫須大笑。
尹喜大喜,忙叩首相請,引老子來到官舍住處,焚香執弟子之禮,懇請老子傳下教化妙法、仙家之道,以流芳後世,造福萬代。
老子欣然應允,遂以王朝興衰成敗、百姓安危福禍為鑑,溯其源,著上下兩篇五千言,是為。其言涵宇宙本根,天地變化之機,蘊陰陽變化之妙,且有處事之方,含人事進退之術,蘊長生久視之道,乃人教教義之根本。
“多謝師尊厚賜!”尹喜大喜,接過老子所著之道德經,恭敬跪下行禮。
老子滿意看著尹喜道:“你既拜我為師,便賜爾道號長眉。你不適合修行我太清無為仙法,倒是適合學習剛猛殺伐之法門。我這兒有一門劍修之法,可傳於你。”
老子隨即將劍修法門傳授給長眉,又將護教大陣‘兩儀微塵陣’傳授與他,並賜予人教至寶先天一氣太清神符作為護身和鎮壓氣運之靈寶。
出了函谷關,老子又不禁對前來送行的尹喜叮囑道:“此處不是你修行之所,你將我所著之傳世之後,便去那蜀中峨眉山修行去吧!那兒乃是一處福地,與你緣法不淺,合該是你立派傳道之所。不過,你去了那兒,需要小心,莫要惡了那峨眉山羅浮洞的趙公明。不過他乃大能修士,性情豪爽,卻也好交往。”
“弟子謹記老師教誨,必去峨眉山立教,廣大傳承我人教,”尹喜連恭敬應道。
。。。
卻說那燃燈道人遊說了玉虛門下文殊、普賢和慈航一起改投西方佛門之後,憑藉二十四顆定海神珠,演化佛教二十四諸天,修為更進一步斬去二屍,再加上修習西方妙法修出法身,憑藉著佛門法身幾乎有著堪比三尸準聖修為,成為了燃燈上古佛,在佛門的地位一時無兩,成為西方佛門僅次於如來的存在,就連藥師佛和彌勒佛與之相比都遜色一籌。
說來,老子此番西出函谷,化胡為佛,除了分佛教氣運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卻是要以此立教功德演化聖器。
一路西行,待得到了天竺國,老子一路傳道教化。而多寶則是在老子的吩咐下分出一元神分身,投入天竺國王妃的腹中,王妃生下一子,名為釋迦摩尼。
此子從小就精修佛法,憐世人生老病死、紅塵多苦多難,長大後遂出家為僧,遍訪大德高僧,苦修佛法,曾蒙一天竺佛教神秘高僧指點,一日於菩提古樹之下入定,頓悟寂滅,明瞭前身,功德圓滿,踏足彼岸。
只見釋迦摩尼頭頂三花化作佛光,無數靈寶光芒大方融合化作了一身高六丈的金身佛陀,佛陀有千手,盤在背後,萬種寶光,絢爛無比,莫可名狀。這金身正是千手多寶如來佛,只見佛陀宣了一聲佛號言道:“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無所從來,亦無所去,南無阿彌陀佛!”
多寶如來佛話音剛落,便見西方佛光大盛,佛音陣陣中,一尊巨大的金身佛像從西方天際而降般眨眼間來到了近前,正是西方佛主大日如來佛。
“如來,想不到你親自來了,”釋迦摩尼雙眸輕眯的看著如來略微驚訝道。
如來則是淡笑開口:“我這個大乘佛主,來見你這個小乘佛主,倒也有趣。你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