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餘長僅做了鵝城經開區、鵝城礦業、元城租賃專案三個單子就基本完成了部門全年的銷售額,同時一舉奪得銷冠以及年度新人王榮譽。
相比於李銘和薛斌的付出,餘長的付出不算什麼,但所取得的成績卻是耀眼的,尤其是在元、平、鵝三城採購能力相對偏弱的條件下。
這說明了兩個問題:
第一、嗅覺很重要。
市場經濟的道理告訴我們,一個人想將整個市場覆蓋過來,需要投入不知多大的精力和時間,同時即使跑死累死,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兼顧到每一個客戶。因此,對於銷售人員而言,要選擇性篩選優質客戶,根據【採購時間,採購金額,採購能力】將客戶至少劃分為abc三類,這就要求銷售人員要有敏銳的嗅覺。所謂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情,可以事半功倍,對於銷售工作同樣如此【找對人,說對話,做對事】,事情便可成,僅此而已。
第二、關鍵機會的搏殺很重要。
不管是鄂城經開區的【網路安全專案】還是鄂城礦業的【三網合一】改造專案,都屬於關鍵時刻的搏殺,搏殺的最後結果是餘長的勝利。
搏殺,一般指關鍵時刻的搏殺,平常不要搏,如果時時刻刻都搏殺,只會讓你一度沉浸於緊張之中而無所作為。但關鍵時刻要敢搏,成功則功成名就,失敗則蟄伏,等待著機會的再一次來臨。
而如何判斷一個專案是否應該搏殺呢?
第一、客戶有錢;
第二、客戶有權;
第三、客戶有需求。
鄂城礦業的專案就是如此,建設資金已經落實,客戶有資金;而採購許可權在鄂城礦業,因此所做的工作只需要圍繞著鄂城礦業進行即可,當然,在此專案中,餘長介入時,已經遠落後於競爭對手,因此他取巧,採取渾水摸魚的策略,有破釜沉舟的勢頭,抱著不成功便成仁的決心,最終取得勝利。
但這種案例,一百個中,或許也不會有一個,按照2016年政府採購法的相關規定,投標人需嚴格響應招投標檔案,如不滿足,則視為【負偏離】,不允許參與投標。
如果這個專案放在2016年以後,那麼毫無疑問,餘長在唱標環節就將被踢出局,即使有人幫忙說話,也不可能遷就,因為大家都心知肚明,在規則秩序之下運作,那叫陽謀,違背規則秩序運作,那叫陰謀,而不管是誰,都不敢輕易忤逆規則,這也間接讓陰謀論者無藏匿之地。
在做專案過程中,我們要儘可能使用‘陽謀’,而少用‘陰謀’,因為某一次的‘陰謀’極有可能將別人為之奮鬥一輩子的飯碗給掀翻,同時陰謀也極有可能讓自己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2014年,初十二,公司正式上班,張天再次按照公司慣例主持了全體員工大會,在會議上,他發表了題為《做一個感恩人,帶領團隊,奔向目標》。
張天演講向來務實接地氣,演講主題也平平無奇,他從不講虛的沒用的,而是實實際際的乾貨,他的演講總結下來一共三點。
第一、感恩,一個人要懂得感恩,以感恩之心對待每一個人;
感恩,首先要感恩公司,因為作為銷售而言,在你沒有出業績,不能自己養活自己的時候,是公司養活了你;
其次,要感恩客戶,客戶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沒有客戶,我們什麼也不是,不可能有緣分聚集於此,也不可能實現財富自由;
再次,要感恩同事,同樣,在你沒有能力養活自己的時候,其實是同事養活了你。而你的專案,不可能一個人完成,需要公司幾乎所有部門的配合,也因此,才成就了個人;
最後,要感謝我們的競爭對手,因為競爭對手的存在,一直激勵著我們不斷改變,不斷成長,不斷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