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淮縣最熱鬧的,自然是縣衙正門所在的衙署街了。
而縣衙後面所在的後衙街,就冷清太多了。
這就好比臉和屁股的關係,臉整天風風光光讓人看,屁股卻藏起來不見人。
因為後衙是知縣的內宅,縣太爺又是隻身上任,還清廉自守,不搞歪門邪道。後衙街自然基本沒什麼人了。
整條街,只有一家不起眼的小酒館,半死不活的開著。
這會兒日近中午了,店裡才來了一桌客人。
掌櫃的翹首以盼,終於又盼到一位頭戴氈帽的中年客人上門。
“客官裡邊請,單間還是雅座?”掌櫃的忙親自招呼。
“我有約了。”那客人低著頭,指了指裡頭。
“哎。”掌櫃的一陣洩氣,把那藏頭露尾的客人,引入了最角落的單間。
“二位客官,恁等的人來了。”
裡頭的兩個客人聞言抬起頭來,一個是韓知縣的長隨,另一個則是個四十多歲,圓臉長鬚眯著個眼的書生。
~~
看到來人,長隨便起身讓座,和掌櫃的出去點菜了。
來人落座後,摘下頭上的大簷氈帽。那書生湊近了端詳他道:“你不是韓伯時吧,韓伯時沒這麼老啊。”
來人只好又摘下腮邊的假鬍子,一張臉登時年青了,正是韓宜可。伯時是他的字。
“貫中先生短視的毛病,越來越厲害了。”韓宜可無奈道。
“誰說不是呢?過年我孫子把沒放完的爆仗,擱在我書桌上。”那貫中先生苦笑道:“我夜裡寫書摸到了,看不清是什麼,就拿到燈前仔細端詳。”
“結果呢?”
“結果藥線觸火就燃,立刻炸響,我被炸的兩耳鳴、一臉黑,這才知道原來拿了個大爆仗。”貫中先生戲謔說道。
“哦哈哈……”韓宜可被逗得捧腹大笑,指著對方道:“怪不得先生的寫的出神入化,先生太會講故事了!”
“哦,你看過我寫的?”貫中先生驚奇問道:“我好像沒給你父子看過啊。”
這年月,還未登大雅之堂,不能像詩詞歌賦那樣,被認為是才華橫溢的體現。而是被當成讀書人不務正業的表現。所以很多時候,不到付梓出版的一刻,伱都不知道他是的。
“洪武四年,家師致仕歸隱,我曾前往青田拜見,在那裡盤桓月餘,正好看到了先生的手稿。”韓宜可解釋道。
“也只有這種可能了。”貫中先生頷首道:“那時我讓我兒將書稿帶給劉伯溫,請他斧正,順便看看他能不能幫我出版。”
“家師說書是極好的,只是一時無法出版。”韓宜可不愧快口之名道。
“嗯,這回去京裡看他,他已經告訴我了。”貫中先生嘆口氣,又狀若不經意的問道:“能不能出書先放一邊,你覺得哪部書寫得最好啊?”
“《三遂平妖傳》、《殘唐五代史演義》、《水滸全傳》,還有《三國志通俗演義》,這四部書我都看了。”韓宜可便認真評價道:
“愚以為,當數《水滸》最佳。其實《三國》更有大家風範,可惜只有十二卷,下面沒有了。
所以比不了《水滸》。”
“什麼叫下面沒有了?太監嗎?”貫中先生笑罵道:“你放心,《三國》不是太監,下面會有的!只是還沒寫出來罷了……”
“嗯,先生能寫出《水滸》這樣的絕世佳作來,《三國》一定會更精彩!”韓宜可激賞大讚,渾然忘了來前的糾結,和來時的遮掩了。
“《水滸》其實是家師施耐庵公原創,由我整理成書罷了。”貫中先生卻正色糾正道。
現在不用說也知道,他姓羅,叫羅貫中了。
“也對,耐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