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民族?中國人受幾千年儒家道家思想文化的薰陶,就很少有人採取那麼激烈的自殺行為,比較的平和中庸,從而也就不那麼好戰。世界上有幾場戰爭是中國發動的?而日本民族就是個比較好戰的民族,他們有武士道精神的薰陶嘛!當然,這樣的民族多自殺現象和那些因病痛生不如死的患者渴望解脫是兩回事。
求生是人的本能
昨天,一個女孩和我聊天,說起她的姥姥。她姥姥得了癌症,到後期沒日沒夜的疼。疼得實在受不了了,就哀求家裡人讓她安樂死。你也知道,我們國家是不允許實施安樂死的。但是,很巧,這個女孩的表舅是個醫生,看著姑姑那麼痛苦,就私下對她實施了安樂死,使老太太解脫了。在這種情況下的人為死亡我也能夠理解,我認為這是文明的。但是,能夠實施自殺的人,很多都沒有達到這個老太太的地步,更有很多是心理和精神方面出了問題。這些問題我認為是可以解決的,不像癌症病人那樣,現代醫學的確沒有辦法挽救他們。可是,有的人在痛苦難耐的時候也說要求安樂死。但是,他們內心其實是不想死的。我有個同學的母親也得了癌症,在檢查出來癌症之前就已經得了腎病。醫生囑咐她不要吃鹹東西,她一直那麼堅持。後來得了癌症,在她癌症後期的時候已經很痛苦,基本上不能進食了。子女們也在私下裡討論,認為這麼治療挽救她的生命是不是背離了人道主義?很想放棄對她的治療。這時候,她本人也說真不如死了好,活著給大家增添那麼多負擔,每天還要到醫院照顧她。話雖這麼說,當她能夠進一點食物的時候,她很想吃點有味道的東西,哪怕是一點鹹菜,她把這想法告訴了我的同學。我的同學在喂她粥的時候就喂她一點鹹菜,可是,她咬著牙不吃。她說,她有腎病,醫生不讓吃鹹菜,吃鹹菜會加重腎病,這說明她還是抱著活下去的希望。她之所以說想死,其實是一種姿態,認為自己已經成為子女的負擔,為了給別人減負而不想活。當然,早晚都得死,再貪生的人也逃不過這一關。但是,留戀人生是人的天性,她還是抱著能夠好起來的希望。而和她一樣得了癌症的病人有的剛一住院就迫不及待地從樓上跳了下去自殺了。我認為他們的自殺並不是不怕死,而是怕到了極點,所以自殺了。有的人把生死都看得很淡,倒戰勝了疾病,活了。當然這種活也不可能是永生,也是有時間限制的,時間到了還是死。但是,至少說明他們對生死是達觀的,對生命是尊重的。
生命有限何必著急
前段時間,一個重症英國婦女要求允許丈夫幫助她自殺被拒絕。可沒過多久,她還是自然死了。有些人為她鳴不平,說她應該死得更尊嚴更主動一些等等。可是,我想不通,如果她提前讓她丈夫幫助她自殺了,就死得尊嚴了嗎?我在想,如果我是她丈夫,我將有多麼大的勇氣才能動手弄死她呢?且不說他們之間還有那麼多年的感情。就是沒有感情,就像我們那天看見的那隻瀕臨死亡的蜜蜂,我也不可能“高尚”到幫它去死的地步。當然,不執行搶救就已經是幫助它去死了。做到讓那個英國婦女無痛苦地自然死亡不是件很難的事情,幹嗎非要自殺呢?相差不了幾天,結果還不是一樣?她要求自殺其實也是一種姿態,是做給丈夫還是眾人?不得而知。
還有兩個女作家的死亡也很讓我關注。一個是張愛玲,一個是三毛。張愛玲是心臟衰竭死的,當時沒有人看見。後來公寓管理人員發現這個中國老太太幾天沒有出門,就通知了警方。當警察開啟她的公寓門時,看見她身穿一身水紅色的旗袍,側身躺在一塊精緻的純毛地毯上。那個警察說,那是他看到的最悽豔的景象。我當時看了這篇報道後,那個景象就像一幅畫似的留在我腦子裡。她的《傾城之戀》裡的人物還活躍在眼前,而她卻如一片火紅的秋葉輕輕地飄落在那塊地毯上,甚至沒有人聽到她發出的最後一聲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