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敢想象的偉大願望。
關明玉點了點頭,這樣最好,啟用了名為野心的東西,他肯定會想盡一切辦法混個案首,才有機會入聖殿,免得到時候還得自己動手。當然,自己過兩天就去探探聖院。若是能進去,這個暗子就無用了。
他繼續看向另一邊,五十道聖人典籍已經默寫完畢,接下來是解聖人之言一項。
說起解聖人之言,天下除了幾位半聖,就只有自己是以聖言開智,縣試中誰能與自己相比?蘇林大筆一揮,洋洋灑灑兩千字就寫了下來。
此篇解言以“兩小兒辯日”為基幹,已經有了議論文的雛形。童生試乃第一級考試,最為低階,不考經義,只解聖人之言。以童生的進度,若是連聖言開智都未達到,那不管多才華橫溢,也絲毫無培養價值。這個世界需要的是開智了擁有才氣的讀書人,別忘了邊關還有一座龐大的萬里長城呢。
寫完之後,蘇林便回過頭看了一道。不錯,不錯,通篇雖然言辭簡練,但頗為適合自己這種蒙學不久之人,正是童生之中的好文,詞語精煉,內容明確。看著看著,他微微皺了皺眉:“不會因為太過直白,甚至太劍走偏鋒,只得個低分吧?”
他眉頭一皺,很快便有了答案:“科舉乃是以才氣取序,以我九磚才氣,這篇文章至少也是乙中,已經夠了。第一篇默寫和第三篇詩詞,我就算拿不了甲,至少也是乙上,水滿則溢,月盈則虧,就這樣吧。”
解聖言之後,便是最後一題,賦詩一首。
詩詞乃小道,但童生秀才兩試均是底層讀書人的戰場,所以中原五國皆不考青詞文賦,而是考詩詞。蘇林翻開下一卷,就見到試卷上寫到:“以春為題,賦詩一首。”
蘇林一愣,詩詞,這個東西自己的水平可就一般了,雖然不比普通童生差,但自己的目標可是小三元,大三元,肯定要想辦法拿甲等啊。就算有手書加持,自己也最多寫個乙下,怎麼可能寫得出來甲等的?
他看向智海里的無字天書,只能靠他了。
在另外一邊,關明玉一臉尷尬。雖然這東西給了蘇林,但刷的是自己的因果點啊。總不能以儒門之法推演一首詩給蘇林吧?那樣純粹是因果點燒得慌。
他突然一樂,蘇林能當文抄公,自己也能啊。中國上下五千年,寫春天的詩全部加起來能把高中生背哭,隨便挑一首就好了。
他首先想起那首鼎鼎大名的詩,張口就在蘇林的智海無字天書上揮筆寫到:“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他咧了咧嘴,這可是度娘天涯微博第一名篇,號稱所有詩句都能用最後一句來接,什麼“垂死病中驚坐起,一枝紅杏出牆來”、“人生自古誰無死,一枝紅杏出牆來”之類的都可以,這可是自己最熟悉的寫春天的詩。不管前邊立意多麼高遠,都能把這首詩變成一首隔壁老王之讚歌。
孰料樂極生悲,蘇林正一字一句的謄抄著,眼看著後邊的字句出現,突然一愣,停下了手中之筆。
隨著他的動作,原本瀰漫起的白色光芒漸漸上升,縣衙之內,兩位老者正和縣令李文鷹手談。在白光升騰起的瞬間,三人便停下了動作。
左邊的長臉老者笑容泛起:“看這樣子,是一首出縣之詩了,學士真是為官一任,教化有方。”
右邊那位黑衣老者也是諂媚的說道:“是啊,都是學士的學生,縣試便有出縣之詩,為國選賢,朝廷當不吝賞賜。”
而縣令李文鷹笑了起來:“哪裡,也是運氣好,學生們爭氣,當不得二位誇獎。”這兩位也是進士出身,雖未成學士,但在儋州也算小有名氣,更是汲縣實際上的統治者,於是他客氣的說道。
“看那方向,不像是什麼英才所在,卻不知是哪位才華出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