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腎虛發熱,唾痰,皮毛枯燥。
五味子(十個) 麥門冬(去心,半錢) 當歸身 人參(各五分) 黃 (一錢) 生地黃(五錢)
上為粗末,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服,不拘時。(以三稜針於氣衝出血立愈。)
三黃補血湯治六脈俱大,按之空虛,必面赤,善驚,上熱,乃少陰心之脈也。此氣盛多而亡血,以甘寒鎮墜之劑大瀉其氣,以墜氣浮,以甘辛溫微苦峻補其血。
熟地黃(二錢) 生地黃(三錢) 當歸(一錢) 柴胡(二錢半) 升麻(一錢) 白芍藥(半兩)
牡丹皮(一錢) 川芎(二錢) 黃 (一錢)
上每服五錢,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稍熱服。補之太過,以防血溢上竭。兩寸脈芤,兩頭則有,中間全無而虛,曰芤。血在上焦,或衄或嘔血,用犀角地黃湯則愈。
小建中湯治虛勞裡急,悸,衄,腹中痛,失精,四肢痠疼,手足煩熱,咽乾,口燥等症。
桂枝 甘草(炙,各三錢) 大棗(二枚) 白芍藥(六錢) 生薑(二錢) 阿膠(炒,一錢)
上作二劑,水煎服。
濟生犀角升麻湯治鬱熱不解,經絡隨氣湧洩為衄血,或清道閉塞,流入胃脘吐血,或餘血停滯,面色痿黃。大便色黑者。
犀角 生地黃 白芍藥 牡丹皮(各一錢)
上水煎服。
白朮芍藥湯治脾經受溼,水洩注下,體重睏倦,不欲飲食,水谷不化等症。
白朮(炒) 芍藥(炒,各四錢) 甘草(炒,二錢)
上水煎服。
滋腎丸治熱在血分,不渴,而小便不利,或腎虛足熱,腿膝無力等症。
知母 黃柏(酒炒,各二兩) 肉桂(二錢)
上各另為末,水丸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白滾湯下。
脾約丸治臟腑不和,津液偏滲於膀胱,以致小便利而大便秘結者。
麻仁(一兩二錢半) 枳實(炒) 濃樸 芍藥(各二兩) 大黃(四兩,蒸) 杏仁(去皮尖炒,一兩二錢)
上為末,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白滾湯下。
茵陳梔子黃連湯治黃膽,大便自利而黃者。
茵陳(二錢) 梔子(一錢) 黃連(一錢)
上水煎服。
龍膽清肝湯治肝經溼熱,小便赤澀,或寒熱,脅脹,痰咳等症。凡肝經有餘之症,並宜服之。
柴胡(一錢) 龍膽草(酒拌炒焦) 人參 天門冬 甘草 黃連(炒) 山梔(炒) 麥門冬知母(各五分) 黃芩(七分) 五味子(三分)
上水煎服。
人參養胃湯治外感風寒,內傷飲食,寒熱,頭疼,或作瘧疾等症。
半夏 濃樸(姜制) 橘紅(八分) 藿香葉 草果 茯苓人參(五分) 甘草(炙,三分) 蒼朮(一錢)
上姜七片,烏梅一個,水煎服。
不換金正氣散治脾氣虛弱,寒邪相搏,痰停胸膈,致發寒熱,或作瘧疾等症。
濃樸(姜制) 藿香 半夏(姜制) 蒼朮(泔浸) 陳皮(各一錢) 甘草(炙,五分)
上姜、棗、水煎服。
藿香正氣散治外感風寒,內停飲食,頭疼,寒熱,或霍亂洩瀉,或作瘧疾等症。
桔梗 大腹皮 紫蘇 茯苓 白芷 半夏曲 陳皮 白朮 濃樸(制,各一錢) 甘草(炙,五分)
藿香(一錢五分)
上姜、棗、水煎服。
白虎加桂枝湯治溫瘧、溫熱等症。
知母(六兩) 甘草(二兩,炙) 石膏(一斤,碎) 桂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