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末期的東亞歷史完全改寫了。
平壤一戰明軍大獲全勝的意義絕不僅僅在於收復一座平壤城,也不是把往日耀武揚威的日軍侵朝第一軍團消耗大半。這場戰役大大挫傷了日軍的侵略野心。
平壤戰後,平安道、江源道、黃海道、咸鏡道、開城的日本軍團紛紛放棄城池火速南遁,全線後撤數百里,不經戰鬥即向漢城方向撤退,加藤清正部也被迫放棄辛苦攻佔的咸鏡道,撤回到漢城一帶佈防。日軍自入朝以來所取得的戰爭成果被抹掉一半。
豐臣秀吉妄圖建立橫跨中、朝、日三國空前帝國的痴夢還未實施一半,就被明軍東征軍的鐵騎和火炮在事實上予以粉碎。
只在戰術層面,明軍的勝利也毫無挑剔,一日之內攻陷平壤。更為重要的是,明軍的勝利絕非是靠人海戰術取勝,而是以少量代價取得戰役完勝,武器的先進性在戰場上的優勢表現得淋漓盡致。朝鮮方面對攻打明軍在平壤戰役的表現讚許有加:“倭銃之聲雖四面俱發,而聲聲各聞,天兵之炮如天崩地裂,犯之無不焦爛”。
六 日軍陷入全線被動(1)
碧蹄館位於王京漢城北郊,是一座構建在山丘上的驛館。公元1593年1月24日、25日在這裡所爆發的一系列激戰,使得這個原本默默無聞的驛館載入中、日、朝三國戰爭史冊。
平壤大捷之後,明軍主帥李如松欲乘勝南下,追殲日軍,副總兵查大受奉命率數百騎兵偵查開城至王京一線的進軍道路,公元1593年1月24日,查大受偵查先鋒在碧蹄館南方的迎曙驛遭遇加藤光泰所率領的數百名日軍偵查部隊,雙方爆發激戰,明軍取勝,日軍向南逃逸。
加藤光泰撤退之後,立刻將戰況報告給盤踞在漢城的日軍諸將領,漢城當時駐紮著多部日軍主力,實為在朝日軍大本營。日本第六軍團指揮官小早川隆景認為,查大受偵察部隊是明軍發動總攻擊的前兆,必須對其全殲,打掉前鋒,就可使明軍主力兩眼摸黑。隨後,日軍第六軍團主力、第三、第九軍團各一部近四萬人先後趕赴戰場,將這支明軍騎兵部隊包圍在碧蹄館,一場前哨戰迅速演變成為一場大規模的遭遇戰,“萬曆朝鮮役”中最驚心動魄的碧蹄館大戰打響了。
日軍來勢洶洶,但是他們所面對的查大受所率領的鐵騎是中國遼東精銳,曾經與蒙古人有過多次較量,可謂明軍精銳中的精銳,配備有佛郎機火炮、虎蹲火炮以及三眼火銃。
李如松亦獲知前哨戰戰報,但當地朝鮮居民卻提供了錯誤情報,報告說日軍已棄漢城南逃,李如松決定出兵,追擊日軍,遂率領本部精銳騎兵三千從開城疾馳增援查大受。
在日本駐守漢城主力大軍到來之前,將領立花宗茂率先領本部兵馬三千餘人在礪石嶺設伏,以五百兵力進攻查大受,並退卻示弱引誘查大受進入伏擊圈,立花宗茂與其弟率本部餘眾從偷襲明軍右翼,查大受被迫向碧蹄館方向退軍,日軍在追擊戰中並未佔到便宜,查大受已與馳援而來的李如松騎兵團會合。
立花宗茂率部轉往碧蹄館西南邊的山地駐紮,以接應後續日軍主力。
同時,明軍一方也整合兵力,在碧蹄館一帶展開鶴翼戰陣。
日近中午,兩萬名日軍先鋒頭部隊在小早川隆景、毛利輝元、小早川秀包等人的帶領下佔領附近山地,尾隨其後的是宇喜多秀家、黑田長政所率領的兩萬日軍。
日軍的戰略目的在於出動大軍一舉殲滅查大受;他們對明軍規模也不清楚;但是害怕在查大受之後有明軍主力增援,所以才出動如此大規模的兵團。李如松的目的則是解救四面受敵的偵查部隊,情急之下只能率有限兵力出動,這時候,親臨第一線的李如松已經意識到面前的日軍不在少數,實為日軍主力部隊。
碧蹄館一帶山地崎嶇,又多水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