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項成賢愣了愣,嘲笑道:“嘖嘖,做了父母官兒就是不一樣了,當初你可不是如此說道的。。。。。。那杭州城花魁袁鳳蕭,還有京城裡杜香琴都還對你望眼欲穿。
如今成了知縣,就開始拿腔捏調了,一張官帽兒當真能扭曲人性,叫為兄好生唏噓,世人當引以為戒乎!”
方應物此刻恨不能把項成賢的嘴巴縫起來,回頭一定要送他一張牌匾,上面寫道“大嘴達人”四個大字!在自己正房妻室的哥哥面前大談自己的風月曆史,這真是孰可忍孰不可忍!
他忍不住回頭去看了幾眼劉楓,卻見這位大舅哥沒有惱怒,反而是饒有興趣,一臉豔羨嚮往的表情。
對此方應物暗暗思忖,莫非此人真是個沒經歷過歡場的溫室公子?倒是可以看出老泰山家教不錯。。。。。。
可老泰山把他丟在自己身邊歷練,到底是個什麼意思啊?不怕被自己“帶壞”麼?(未完待續。。)
第四百零五章 朝廷新動向
雖然大舅哥沒有表現出應該有的“惱怒”,但方應物也不想大談風月了,他與項成賢比較熟,話頭也容易找,很隨意的問道:“項兄如今在哪個衙門觀政歷事?選官有結果了麼?”
項成賢滿不在乎的說:“在太僕寺跑腿打雜,沒甚可說的。如今已經掛在吏部排號選官了,不過三甲功名只怕選不出什麼好果子,我又不是楊廷和那樣的少年天才。
故而我沒什麼太高期待,有個中上知縣或者府推官便上任去也。要說在下的事情,那實在乏善可陳,不過朝廷最近很是有熱鬧,方賢弟可否知道內情麼?”
“我最近在縣衙全力履新,不知朝廷有什麼事?”方應物問道。
項成賢嗤聲道:“你又裝相!是裝不知道罷?你的老泰山丁憂去職,內閣有了空缺,勢必要補上,難道是不值得關心的大事麼?”
方應物恍然,內閣人數無一定之規,但自從三楊輔政後,這二三十年來漸漸穩定為三個,有時候四個。不過無論如何也不能只有兩人,劉棉花丁憂去職,內閣肯定至少要補充一個人。
這閣老號稱宰輔,地位權勢尊貴無比,出現了空缺確實是一件大事。但方應物想了想,沒有什麼頭緒,於是便做出不在意的樣子答道:“吹皺一池春水,干卿底事?朝廷閣老人選,你我又有何干?”
項大公子很好奇的問道:“你不是向來訊息靈通、深知內幕麼?今天怎的如此遲鈍?”
方應物沒好氣的說:“那是因為有我那老泰山在,從內閣大學士嘴裡當然能獲知很多訊息。現如今老泰山已經回鄉,我又能從哪裡知道內幕?”當然。方應物沒說出口的訊息來源還有汪太監。。。。。。反正現在也派不上用場了。
再說在真實歷史上,根本就沒有劉棉花丁憂這回事。也就更談不上有誰能在成化十七年補入內閣,方應物自然無從說起。
因而方應物對眼下這個狀況差不多也算是一無所知。更別說爆內幕了。不過倒是有個參考,按照真實歷史軌跡,過幾年次輔劉珝會被排擠並罷官,然後有尹直、彭時入閣,聽說此二人都是萬安的黨羽。
項成賢又想起什麼說:“還有一件大事,兵部尚書陳大人上疏請辭致仕了!聽說天子不會強留,只怕兵部尚書的位置也要空缺出來。朝廷居然同時空缺一名閣老和一位尚書,這可是不多見。”
兵部尚書陳鉞乃是著名的汪芷黨羽,他現在要致仕退休。是很好理解的。如今汪芷眼看似乎已經失去帝心,處在風雨飄搖的倒臺前夜,所以這陳尚書急流勇退,搶先辭官回鄉,總比日後被當成汪芷黨羽被收拾好。
一位正二品尚書只要回了老家,也就沒人會追究什麼了,也算是政治鬥爭的潛規則。聽到此事,聯想起汪太監,方應物只能深深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