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候之。少俞答曰。小骨弱肉者。善病寒熱。黃帝曰。何以候骨之小大。肉之堅脆。色之不一也。少俞答曰。顴骨者。骨之本也。顴大則骨大。顴小則骨小。面板薄而其肉無。其臂懦懦然。其地色殆然。不與其天同色。汗然獨異。此其候也。然後臂薄者。其髓不滿。故善病寒熱也。( 音窘懦音糯)
此言骨小肉弱者。善病寒熱也。夫腎主骨。顴者。腎之外候也。故顴骨為骨之本。顴大則周身之骨皆大。顴小則知其骨小也。 者。肉之指標也。懦懦。柔弱也。臂薄者。股肱之大肉不豐也。地色者。
地閣之色殆。不與天庭同色。此土氣之卑汙也。髓者。骨之充也。骨小則其髓不滿矣。夫在外者面板為陽。筋骨為陰。骨小皮薄。則陰陽兩虛矣。陽虛則生寒。陰虛則發熱。故其人骨小皮薄者。善病寒熱也。
倪衝之曰。津液隨三焦出氣。以溫肌肉。充腠理。淖澤注於骨。補益腦髓。潤澤面板。如臂薄者。通體之皮肉薄弱矣。皮肉薄弱。則津液竭少。故曰臂薄者其髓不滿。高士宗曰。邪在面板則發熱。深入於骨則發寒。
黃帝曰。何以候人之善病痺者。少俞答曰。粗理而肉不堅者。善病痺。黃帝曰。痺之高下有處乎。少俞答曰。欲知其高下者。各視其部。
此言理粗而肉不堅者。善病痺也。理者。肌肉之紋理。如粗疏而不致密。則邪留而為痺。夫皮脈肉筋骨。五臟之分部也。痺論曰。風寒溼三氣雜至。合而為痺。以冬遇此者為骨痺。以春遇此者為筋痺。
以夏遇此者為脈痺。以至陰遇此者為肌痺。以秋遇此者為皮痺。故各視其部。則知痺之高下。蓋心肺之痺在在高。肝腎脾痺在下也。
黃帝曰。人之善病腸中積聚者。何以候之。少俞答曰。面板薄而不澤。肉不堅而淖澤。如此則腸胃惡。惡則邪氣留止。積聚乃傷。脾胃之間。寒溫不次。邪氣稍至。蓄積留止。大聚乃起。
朱永年曰。此言善病腸中積聚者。以腸胃之惡也。夫面板薄而氣不充身澤毛。肉不堅而津液不能淖澤。如此則腸胃惡。蓋津液血氣。腸胃之所生也。惡則邪氣留止而成積聚。乃傷脾胃之間。若再飲食之寒溫不節。邪氣稍至。即蓄積而大聚乃起。夫陽乃肺之合而主皮主氣。胃乃脾之合而主肉主津。
故面板薄而肉不堅。則氣不充而津液不淖澤矣。氣不充而液不澤。則毫毛開而腠理疏。疏則邪氣留止。漸溜於腸胃之間而成積聚矣。
黃帝曰。餘聞病形。已知之矣。願聞其時。少俞答曰。先立其年。以知其時。時高則起。時下則殆。雖不陷下。當年有衝通。其病必起。是謂因形而生病。五變之紀也。
風雨寒暑。營運之六氣也。六氣在外以病形。故當先立其年。以知其時之六氣。如辰戌之歲。太陽司天二之客氣。乃陽明燥金。主氣乃少陰君火。此主氣勝臨御之氣。值此時氣高而病必起。起者。即帝所謂或復還也。如三之客氣。乃太陽寒水。主氣乃少陽相火。四之客氣。乃厥陰風木。主氣乃太陰溼土。五之客氣。乃少陰君火。主氣乃陽明燥金。終之客氣。乃太陰溼土。主氣乃太陽寒水。值時氣下而為客氣所勝。故其病必殆。殆將也。時氣下而不能勝。則病將留止。即帝所謂或留止也。蓋風雨寒暑。乃臨御之化。六期環轉。客於形而為病。
故必因時氣以勝之。此論六氣之在外也。陷下者。陷於腸胃之間而成積聚也。衝通者。五運之氣。通出於外。而衝散其病氣也。如太陽寒水司天。而五運乃太宮土運。此在內之運氣勝之。故病亦不能留止也。
蓋六氣在外。以應天之三陰三陽。五運主中。以應地之五行。人之五臟。此髒氣勝歲氣。故雖不陷下。
病留止於外者。亦能衝通而散。蓋六氣主升降於上下。五運主出入於外內者也。是謂因形而生病。五變之紀也。夫面板肌腠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