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步兵提供一種有效的反坦克手段,避免在今後的戰鬥中出現類似的問題。
也正是根據韓紹鋒這項建議,帝國海軍首先向德國採購了5萬具火箭筒,以及25萬發火箭彈。這其中反坦克火箭彈大概只有5萬發,另外20萬發都是用來對付堅固防禦工事的火箭彈。後來陸軍也訂購了一批,並且從德國購買了生產技術。到戰爭結束的時候,帝國陸軍還研製出了類似的火箭筒,為步兵提供了一種有效的反坦克手段。這些都是後話了,第一批火箭筒要到十月份的時候才能送到韓紹鋒的陸戰隊,當時韓紹鋒手下的那些官兵仍然得依靠僅有的幾種土辦法在近距離與敵人的坦克決戰。
經過了頑強的戰鬥,陸戰隊官兵堅持到了天亮,當時美軍的先頭部隊距離登陸場不過一公里而已,隨著大批的轟炸機到達,美軍的進攻被迅速擊退。特別是當那些掛著火箭彈的“遊隼”出現在戰場上空之後,大部分美軍的坦克甚至來不及轉向就被擊毀了。同時,向聖地亞哥港的挺進的陸戰隊也在夜間到達了市區的南面,也就是濱海區,距離港口不到2公里。
八日上午,在韓紹鋒得知進攻灘頭陣地的美軍已經被擊潰的訊息之後,立即命令之前一直在聖地亞哥東北方向上的陸戰第33師發動進攻,從東北方向上攻打聖地亞哥市區,吸引美軍的注意力,分散美軍兵力,為南面向港區挺進的陸戰隊提供幫助。在第33師發動進攻之前,羅雲衝派來的200餘架重型轟炸機對聖地亞哥市區進行了一次地毯式轟炸,投下了近千噸炸彈,市區內三分之一的房屋與建築物被炸燬。
到此時,美軍已經沒有可能守住聖地亞哥。在兩天的戰鬥中,美軍傷亡官兵21000餘人,被俘2000餘人,減員近一半,而且在唐帝國航空兵的嚴密封鎖下,根本就無法得到外界的增援,嚴重缺乏彈藥物資。而韓紹鋒的進攻卻一刻都沒有停下來,他的目的仍然是儘快打港口,因為九日晚上,運輸船隊就將把第二批陸戰隊送到,如果到時候他還沒有佔領港口的話,那麼這批陸戰隊就只能到登陸場上岸,而不是在聖地亞哥港直接上岸,到時候又要平添不少的麻煩,同時影響到今後的作戰行動。
八日白天是進攻聖地亞哥的三日戰役中最激烈的一天,美軍也開始拼命了。打到中午的時候,韓紹鋒不得不把撤下去休息的兩個陸戰師全部派上戰場,讓這兩個師的官兵去攻佔市區南部,為向港口進攻的陸戰隊建立防禦屏障。同時,從東北方向上進攻的第33師也遇到了麻煩,到中午不得不將進攻路線轉移到聖地亞哥市的北面,而這裡正是美軍防禦最為薄弱的地方。
到下午,第33師首先取得突破,殺入了市區,並且立即分出一支部隊向美軍防線後方迂迴,擺出了包圍美軍的架勢,迫使美軍放棄前線防禦陣地,防線整體向後方收縮。戰局也就在這個時候發生了重大轉變,下午三點不到,第一個成建制的美軍部隊向第33陸戰師投降,這也是在聖地亞哥戰場上,唯一一個整體投降的美軍步兵營。第33師迅猛進攻的最大好處是讓美軍把更多的預備隊投入到了北面的戰場上,當時聖地亞哥的美軍也沒有多少預備隊,為了避免被切斷前往聖路易斯的通道,美軍指揮官不得不將原本應該用在南面戰場上的預備隊派到北面去。
利用這個機會,韓紹鋒將他手頭的所有部隊都投入了進攻。最重要的是,到了當天下午,第2支援艦隊重新返回戰場,除了一批在港口外提供遠端炮火支援的船隻外(裝備的都是200毫米與400毫米的重炮),其他的火力支援船都殺入了港區,為陸戰隊提供近距離的炮火支援。當時,雲集在港灣內的火力支援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