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吉似笑非笑的道:“那他們要是見了我父親的旨意,仍舊不願意歸順呢?”
魏徵緩緩直起身,正色道:“那臣就要好好問問,他們是忠是奸,臣也會將他們的所作所為公之於眾,讓士林共棄之。”
】
李元吉故作恍然道:“原來如此!那這件事就交給你了。”
魏徵再次彎下腰道:“多謝殿下信任。”
李元吉樂呵呵的笑道:“不必如此,你能主動請纓攬下更多的差事,是對我的認可,我自然得給你更多的信任。”
魏徵起身,鄭重的點了一下頭。
然後就是一陣大眼對小眼。
良久以後,魏徵忍不住主動開口道:“殿下,聖人的旨意……”
李元吉再次故作恍然道:“我險些把這件事給忘了,你不用著急……”
說著,李元吉就提起了筆開始揮毫,嘴裡還說著,“我這就給你寫……”
魏徵的嘴角瞬間抽搐了起來。
好傢伙,皇帝的聖旨,你寫?!
你這跟篡位已經沒區別了好不好?!
挾天子以令諸侯說的就是你這種人啊!奸賊!!
魏徵心裡在大聲的咆孝,但嘴上一個字也沒說。
不是他不想說,而是沒辦法說。
透過他的觀察,他發現,李元吉其實是一個挺守規矩的人。
李元吉敢當著他的面寫聖旨,那就說明李淵已經賦予了李元吉這種權力。
所以他即便指出了李元吉這麼做不對,鬧到了李淵面前以後,李淵也會毫不猶豫的來一句‘我讓他寫的,你有意見’。
到時候會鬧的他兩頭不是人,所以他只能當什麼也看不見。
聖旨的格式,從古到今,是由簡入繁的,跟文字剛好相反。
最初的聖旨是寫在帛書上的,由因為古人習慣用三兩個字概括一大段話,所以最初的聖旨只有上百個字。
然後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的變多了,變成了上百個子,甚至上千個字。
到清朝的時候,一些繁瑣的聖旨,字數更多,長度甚至能達到一丈多長。
還好唐朝的聖旨幾百個字就足夠了,所以李元吉很快就寫完了,並且差人去兩儀殿請李淵加蓋印璽。
這種直接下達給官員的,並且不參雜任何爵位上的變動、官職上的變動、職權上的變動、以及所需要肩負的政務上的變動的旨意,是不需要經過門下省的,可以由李淵直接下達。
俗稱中旨。
只不過唐朝沒有中旨這個說法,所以唐人喜歡稱其為詔諭。
派出去請李淵加蓋印璽的人很快就回來了,還帶著劉俊,劉俊手裡還捧著一個盒子。
魏徵見此,人都驚了,不知不覺的就站起了身,目光緊緊的盯著劉俊手裡的盒子,一動不動的。
李元吉看到了劉俊手裡的盒子,也是一驚,下意識的也站起了身。
“這是……”
李元吉待劉俊走到了桉幾前的時候,遲疑著問。
劉俊雙手恭恭敬敬的將盒子擺放在了桉几上,又施了一禮,才哭笑不得的道:“大家說了,聖旨你都學會如何寫了,那加蓋印璽的事情也得學一學,別老派人去兩儀殿打擾他,怪麻煩的。”
李元吉一下子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這算什麼事啊?!
就因為不想被打擾,代表著大唐皇權,代表著天子象徵的印璽,就這麼給了?
這又不是大白菜,這是想殺誰就能殺誰的權柄!!
李元吉不知道是該說李淵大方呢,還是該說李淵拎不清輕重。
不過,李淵既然給了,就沒理由不拿。
畢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