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來聽到的最多的誇獎。經過了這麼多年,我的親戚大都離開了原先生活居住的農村,來到城市生活。近些年來我只是前年出差路過回老家農村看了一次。農村的落後和貧窮依舊,只是留守村裡種地的人多數是老弱病殘,青壯年多數外出打工去了。
高考當年,與我對比明顯的,是和我從小玩耍,小學、初中、高中一起學習的一個同學。他落榜了,當時我們喜歡用名落孫山這個詞。自己本身的壓力已經很大了,還要承受鄉親們的奚落,包括他的父母都感覺很難抬起頭來。當然在那個一考定終身的年代,人的命運完全改變了。我的那位落榜同學後來又補習了幾年,但成績都不理想,後來經人介紹做過保安,做過小學代課老師,下過煤窯,在建築工地當過小工,再後來就沒有聯絡了。我大學剛畢業時,住在城裡單位分的房子,接待過這位同學。當時我也手頭拮据,不捨得下飯館,就是電炒鍋煮了點掛麵,臨走時還給他拿了100元錢(我當時月工資的近三分之一)。
記得上高中時,老師佈置過一篇作文,題目是《2000年回母校》,我的理想是當記者,起碼當時認為那是一個很高尚且社會地位很高的職業,同學們的理想五花八門,但沒有人的理想是當農民。我的那篇作文寫得好,作為範文,老師還在課堂上念過。理想歸理想,我雖然沒有作了記者,但在城市裡參加了工作,成了家,還成為了許多人羨慕的國家幹部。可是我的同學們當中,有許多人還是農民,當然有的離開了農村成為了城市裡的農民工。
還有一首歌,叫“再過二十年,我們來相會”,當時很流行。年輕的時候,我們都有過很多的憧憬,想象著自己若干年後的樣子。時過境遷,恐怕沒有幾個人的工作和生活是當年的理想。
現在,感慨最多的還不是這些,而是今非昔比,現在的農村孩子即使考上了大學,又有多少家庭能承受的起高昂的學費;即使勉強大學畢業,又有多少能找到穩定的工作。慶幸我生長在那個年代,慶幸我透過了高考,高考改變了我的生活。
二
誠然,從農村走出來的孩子身上,難免留有許多農民的痕跡,包括生活習慣、思維方式,尤其是思想觀念上的東西,還有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很難改變。這些東西,從小就深深地烙印在骨子裡了。正如北方人的直率與豁達、南方人的婉約與縝密。環境確可以影響人的性格。有人說,培養一個貴族需要三代人,一定角度講是對的,農村出來的人身上缺少一種城裡人特有的自信與灑脫,更多的是一些自卑和不安,適應能力普遍不強。光宗耀祖的觀念更是根深蒂固,不因地位和身份的變化而改變,而且年齡逾長觀念逾甚。
不容否認的是;在農村出來的孩子身上;還有一種頑強向上的意志品質和樸素的人生哲學。與城市長大的人相比,農村出來的人更能吃苦,更能付出,更能承受生活中的苦難。為人處世更多的體現是樸實和真誠。這些東西在其成長的少年時代,就已在農民口口相傳的具有哲學意味的價值觀的潛移默化中形成。因為肯幹事,加上能幹事、能幹成事,少了城裡人身上的浮躁,多了農民身上的固執堅韌,少了商人身上的投機和取巧,所以不難理解有許多農村出來的人在事業上有所成就。
回到高考的話題,中國農民世代耕作,最崇尚的是讀書人,所以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結論。在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農民擺脫農村唯一的出路是透過政府組織的考試,過去叫秀才、進士、舉人,當代就是參加高考。過去中個功名,就能衣食無憂,個別的還能出仕做官,所以才有衣錦還鄉的故事。中國恢復高考三十年,有許多農村出身的孩子透過上大學,改變了生活,成為國家棟梁。
有城鄉二元結構的存在;農村人就有嚮往城市生活的願景。改革開放近三十年,城鄉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