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劉虞將代郡和上谷劃給劉和管理,而劉和又將內政之事交給了劉惠,這個劉惠當初曾是冀州牧韓馥治中。能力十分出眾,不僅將兩郡內政打理的井井有條,而且大量接收和安置流民。組織百姓進行開荒和屯田,所以這兩年代郡的糧食增產許多。”
公孫瓚點頭:“原來如此。等我拿下代郡,卻是要將這個劉惠扣住,這樣的人才必須為吾所用!”
帳中眾將酒足飯飽,一個個摸著肚皮返回各自營帳休息,公孫瓚則與關靖繼續慢酌細飲,談論日後執掌幽州的事宜。
七十里外的代縣,此時已被濃濃的夜色所籠罩,一支行色匆匆的部隊剛剛趕到城下,此刻正在井然有序地進入城內。
代縣縣令馬臺早在數日之前便收到了劉惠的密信,此時正在城門口恭迎徐榮的到來。
“徐將軍一路疾行勞頓,還請隨下官入城休憩。”
“不知馬縣令可曾將吾軍所需糧草準備完畢?”
“有劉長史的親筆書信,下官不敢半分懈怠,已餘今日屋前便將大軍所需糧草籌集備足,只等將軍前來接收。”
“好,一切有勞馬縣令!待這次剿滅了敵軍,我會向校尉府替你請功。”
“請功之事便不勞將軍費心了,下官雖然不能上馬殺敵,卻也是公子親手提拔栽培起來的,若是代縣失守,教我有何臉面再活於世上。”
徐榮對馬臺的這個態度很是滿意,與他一起進城休整。
代縣往南三十里處,夏侯蘭率領一支部隊悄悄埋伏了下來,他這次行軍的大致方向雖然是代縣,但卻不會直接與徐榮會師,而是在代縣以南的丘陵地帶埋伏起來,等到日後公孫瓚軍潰散時,從這裡截斷公孫瓚向飛狐口逃逸的道路。
代縣東北六十里處,是小城雊瞀,此地屬上谷郡所轄,緊鄰著代郡的當城,以出產一種肉質鮮美的褐雞子而得名。
韓珩於昨日率軍抵達雊瞀城,他來不及品嚐味美的褐雞,立即組織士兵們開始加固城防,似乎不久之後這裡就會有一場大戰發生。
韓珩所率這支部隊與夏侯蘭承擔的任務相似,只不過一個在代縣的南面設伏,另外一人則是在代縣的北面據城防守。
總之,徐榮、夏侯蘭和韓珩已經在公孫瓚的行軍當面設下了一道半月形的阻擊圈,一旦公孫瓚身後的退路被堵上,這次他就是在劫難逃!
卻說代縣附近一場大戰即將爆發,而剛剛趕回薊城的劉和只在城中留宿一夜,第二日一大早便率領八千騎兵和七千步兵緊急出城。
劉和帶回來五千騎兵,薊城之內一直還有三千騎兵留守,這次被劉和全部帶走。除了三千騎兵,劉和還從薊城帶走了七千步兵,使得留守薊城的兵力從兩萬銳減到了一萬。
劉和任命張郃為騎兵統領,率領八千騎兵先行一步,火速趕往代縣方向截斷公孫瓚的糧道,同時堵住公孫瓚回撤涿郡的退路。
經過一日行軍,劉和抵達廣陽,在這裡見到了小將孫禮和自己的“宣傳部長”徐邈。
徐邈見到劉和之後,激動的嗷嗷大叫,若非大戰將至,非要拉著劉和痛飲三百杯才能解饞。
廣陽城一直是薊城出入涿郡的門戶,劉虞當初將孫禮和徐邈部署在此,給他們劃撥五千步兵守城,目的就是為了防止公孫瓚忽然從涿郡北上,直擊薊城,結果卻成了一步沒用的廢棋。
劉和顧不得跟孫禮和徐邈敘舊,立即讓他倆率軍南下攻打被公孫瓚軍佔據了的涿郡治所涿縣。
徐邈以前曾在涿縣城內呆過一段時間,還曾創下了一項迄今為止別人都無法打破的記錄,那就是僅靠空口白牙,便感化了數千公孫瓚士兵轉投陣營,為後來太史慈南下冀州營救韓馥立下了大功。
如今劉和讓徐邈輔助孫禮前去收復被公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