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八陘之中排第二,陘內狹窄的山谷道路綿延近百里,自古便是由河內通往晉南上黨地區的咽喉要道,一旦被軍隊切斷了出口,那就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局面,即使高幹帶著兩萬兵馬前來,一樣是望關興嘆,毫無辦法。
從幷州前往河內郡,要麼從太行陘內的天井關直下野王,要麼繞道河東穿越軹關陘進入,如今太行陘被張楊派兵堵死,而河東郡又有段煨和白波軍南北分據,所以高幹只能怎麼來的怎麼回去,根本無法完成袁紹交給的任務。
高幹這一路軍搞不定張楊,袁紹於是又派高覽率領三萬步兵從鄴城出發繞過黑山來攻張楊,結果張楊親自率領一萬五千人在鹿腸山至牧野一帶設伏,竟然將高覽打了一個措手不及直接逃回鄴城,直接粉碎了袁紹佔據河內威逼洛陽的圖謀。
袁紹不知道的是,這場伏擊戰卻是張楊在接受了洛陽方面的支援和謀劃之後,專門送給他的一份拜年大禮。
河內郡與洛陽地區只隔了一條水流平緩的黃河,當劉和率領幽州騎兵離開洛陽之後,李嚴便時刻關注著袁紹軍的動向,經常派出使者前往河內跟張楊進行聯絡,反覆提醒張楊要防備袁紹的偷襲。
張楊這個人性情比較溫和,《英雄記》中記載:“楊性仁和,無威刑。下人謀反,發覺,對之涕泣,輒原不問。”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張楊的性情寬仁溫和,沒有什麼威嚴。他的手下人想要謀反,被他發現之後,張楊便對著手下哭泣,卻不去詢問這些人為什麼要造反。
然而,兔子急了也會咬人,就算張楊再老實仁和,袁紹不告而取的這種強盜做法依然不是張楊可以接受的,更何況他如今背靠著洛陽好鄰居朱儁和李嚴,所以腰桿要比從前還直挺一些。
當太行陘的守將眭固發現了高幹的大軍之後,那是仇人見面分外眼紅,根本不懼怕袁軍的恐嚇,死守在險峻的關隘之上,只管指揮手下兄弟往死了招呼來犯的袁軍。
眭固便是當初在魏郡境內與於毒一起策劃兵變的黑山軍頭目,當時他與袁紹新招募的一些部隊取得了聯絡,然後與黑山軍數萬人聯合起來,聲勢浩大地殺向了袁紹的老巢鄴城,結果卻被袁紹手下大將麴義打回了原形,這才率領兩千多兄弟逃往河內郡,投靠了張楊。
眭固攔下高幹之後,立即便向懷縣張楊傳訊示警,而張楊接到軍情之後又立即派人通報洛陽方向。李嚴接到張楊的警訊之時,已經從秘密渠道準確獲知公孫瓚勢力覆滅的重要情報,他估計袁紹肯定是要從北線戰場抽身,今後專心對付河內的張楊,進而威脅洛陽,於是立即派屈蒙和陳貴率領五千申息軍緊急趕赴河內增援張楊。
申息軍出自丹水山區,最擅長的便是利用山地叢林打埋伏,屈蒙和陳貴如今也是大小經歷過不少戰陣,所以雖然只帶著五千人來了河內,卻足以扭轉張楊麾下部隊兵力有限和戰鬥經驗欠缺的兩大不足。
阻擊高覽一戰,明面上是張楊親自上陣指揮,暗中則是由屈蒙為他出謀劃策,無論是伏擊地點的選擇,還是兵力的部署埋伏,都由這個年紀尚未弱冠的年輕人一手操辦,結果卻是大獲全勝,令張楊由衷佩服。
張楊擊退了高幹的進攻之後,又派人前往河東聯絡段煨,提醒段煨防備袁紹軍從汾河古道殺向河東境內。段煨不敢馬虎,立即派人前去白波谷聯絡楊奉,要求楊奉派人進入幷州界休和平週一帶偵察,隨時關注晉陽高幹軍的動向。
袁紹兩路大軍謀奪河內的計劃失敗之後,又派辛評前往青州平原聯絡田楷,希望說服孤懸平原的田楷前來投奔,結果卻被田楷拒絕。
田楷指著辛評的鼻子大罵道:“若非袁本初屢次三番派爾等遊說薊侯,將軍也不會輕易率軍北上攻打幽州劉氏父子,落得一個身敗族望的下場!田某人今後就算無家可歸,也決計不會投靠袁本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