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來燕軍深入楚國腹地,人多糧少,必須掠奪兵馬財帛,以戰養戰,為大軍南下征戰提供給養。
二為施加壓力,威懾敵人,迫使楚人儘早投降。
三為降低風險,便於控制城池和戰後管理,以免被城中楚人掣肘。
四為屠戮人口,削弱敵方,歷來征戰無不是為了掠奪土地、城池和人口,屠了城便是消滅了楚國的戰爭潛力,為何不屠?
鑿鑿有據,井井有法。
(“齊師敗走......晉追,遂圍臨淄,盡燒屠其郭中”,公元前557年,晉國攻打齊國,齊國戰敗,晉軍包圍臨淄並大肆屠殺城中百姓,是史料中最早的屠城記載。而在秦漢三國的屠城高發期明顯集中於政權更替時期,據統計,秦漢四百餘年,發生的屠城總計42次,約50座城池被屠)
另一派主張妥善安撫,將楚人收為己用。該派主要代表人物為公子帳前幕僚,其認為兼併易能也,唯堅凝之難焉,而屠城必將使公子盡失楚地民心,亦必驅迫本已歸降的城中楚人發起武裝暴動,進而迫使燕國大軍留下維持治安,牽掣大軍南下。(兼併易能也,唯堅凝之難焉,出自《荀子·議兵篇》,意為兼併別國領土容易,但凝聚吸收很難)
聽聞這兩派針鋒相對,從渡江之後便始終爭論不休,但自南下以來,公子許瞻並不曾屠城。
聽說他的政策是,順刃者生,逆刃者死,奔命者貢。
(出自《荀子·議兵篇》,意為對不戰而退的敵兵不追捕,對抵抗的敵軍不放過。順著我們的刀鋒轉身逃跑的就讓他活命,對著我們的刀鋒進行抵抗的就把他殺死,對前來歸順的就赦免其罪)
不殺老弱,不獵禾稼,服者不擒,格者不赦,奔命者不獲。
凡誅,非誅其百姓也,誅其亂百姓者也。百姓有扞其賊,則是亦賊也。
但楚地遊俠劍客甚多,前來刺殺公子許瞻的已有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