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安地區一個著名糧食產區、而北邊的克爾曼、法罕則是氣候乾燥,沙漠戈壁和草原綠洲間或混雜、成為印德安王國中唯——片以遊牧為主地地區。
豐沛的水量滋潤了沿岸的土地使得河兩岸成為重要的農業區,尤是克爾曼行省的南部地區正是大量掘溝尋渠,引來伏爾加河的水,變成著名的灌溉農業區。
崔文秀和康建國、應建明、邱子誠以及江彬、巴音卓一行人靜靜地佇立在河北岸的一處密林中,觀察著前方、大戰在即,呂宋人也同樣意識到了西澤行省恐怕會是唐軍一個重點攻擊方向,千里鏡中,河南岸可以不時看見不斷有騎兵來往飛馳,搜尋著河岸邊的可疑目標。
“諸位,河那邊就將是咱們的主戰場,腓特烈不簡單吶,竟然以隻身換得了梅利人十五萬大軍的援助,看來還是下了些血本。南印德安本來有二十五萬大軍,但是我們在羅塞那邊的佯動吸引了部分呂宋軍,加上前期呂宋人與帕沙人尚未達成妥協之前也調走了部分兵力現在尚未重新歸位,所以目前呂宋軍在西澤和雷波這一線大概集結有十五萬左右的大軍,克魯失是打定主意想要集中優勢兵力殲滅咱們西線這一路大軍,所以在咱們原來預設的中線和東線都完全採取退守的姿態,所以說勝負就在此一搏了。這也是我為什麼力主先行發動戰事的原因,一來可以聚殲敵人主力,二來敵人後期歸位部隊尚未到位,三來敵軍難以預料到我們會放棄其他兩線,全力謀求西線,這便是我們的有利之處。”崔文秀手中的馬鞭隨意的抖動著,目光卻是一直注視著河南岸。
“大帥,即便是這樣,呂宋和梅利的聯軍數量也不比我們少,一旦形成膠著,敵人現在急速回趕的軍隊如果趕上這一仗,會不會對這場戰役造成不利影響呢?”能夠質疑崔文秀的也只有康建國,在經歷了和漢森同盟的惡戰之後,康建國已經不像才到印德安那般自負滿滿了。
“嗯,建國大概是問出了大夥兒心中的疑慮啊,看來和漢森同盟一戰還是讓咱們清醒不少,但是大夥兒也別被敵人嚇倒,呂宋人的軍隊應該說這些年來一直和帕沙人和我們較量著,他們的底細我們大致瞭解,應該說具有一定實力,但是限於數量、還不足以對我們唐軍構成大的挑戰,至於梅利人那邊,聽起來數量倒是不少,但是不是我自大,這種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來未經歷大型戰事洗禮的軍隊究竟還有多少戰鬥力,我很懷疑。無論他們採取何種手段訓練演習,無論他們的裝備給養多充分優越、但是有一點需要搞清楚,軍隊是打出來的,不是練出來的,練兵只是為了打仗作最基本的鋪墊而已,沒有經歷過幾場真正的血戰硬戰,軍隊就根本不能稱其為軍隊,頂多也就是一支警備隊而已!”
砸了砸嘴巴,崔文秀繼續發揮道:“別看我們這一次和漢森同盟來了幾次硬碰硬的大仗損失不小,大夥兒都有些心痛,但是我覺得值!如果讓我再選擇一次,我同樣會選擇這種決定!為什麼?因為我們的軍隊太需要這種你死我話的苦戰磨練洗禮了,沒有這種經歷,第七軍團也好,第十軍團也好、根本就不可能成熟起來,你捷洛克軍團也會在時間的消磨中滿滿磨掉銳氣,你印德安軍團也只能永遠停留在地方部隊的水準!正是有了這種經歷,我們才獲得了和西大陸那些軍事強國較量的經驗,在今後我們面臨的戰爭中我們才會知己知彼!”
看見一干人都在深思自己的話語,崔文秀有意停頓了一陣讓大家消化自己的想法,才又道:“梅利人不足懼,我們需要正視的是呂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