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也是恐懼與焦慮的代言人。”
“詹姆斯?霍爾姆斯的初衷已經不得而知,但25歲的他至今依然向獄警吐著口水、裝瘋賣傻的打聽著《黑暗騎士崛起》的結局,他對他的犯罪、對生命不屑一顧,他的犯罪氣質屬於這個時代,而電影與文化則是惡名的折射,在華納考慮刪減其後影片暴力橋段的同時,奧巴馬和美國政府也忙著討論槍支法的問題,為什麼只讓大銀幕買單、檢討和負責呢,這個世界、這個時代裡的每一分現實、法制、教育、不公以及每一個大眾都與慘劇息息相關、密不可分。”
面對社會上的質疑,好萊塢不僅僅在反駁,還有另一個態度,那就是虛心接受,堅決不改
也就是說,什麼樣的型別片能夠體現最大的市場價值,好萊塢就會做什麼樣的片子,可能在現在這個時間段,好萊塢會對製片內容做出一些限制,但是從大的方向走勢上來講,依舊會以創造最大利潤為目的。(未完待續。)
ps: 求月票和推薦票!
第八百七十六章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在輿論的一片熱議中,《黑暗騎士崛起》渡過了上映後的第二個週末,受到一系列事件的影響,影片的次週末票房比首週末下跌超過百分之五十,收穫8657萬美元。
雖然這樣的跌幅也超過華納兄弟在上映之前的預期,但加上此前五個工作日收穫的1億3542萬美元,《黑暗騎士崛起》的北美票房順利超過4億美元大關,高達4億2737萬美元。
與此同時,這部影片在海外再收近2億5000萬美元,全球票房累積已經無限接近10億美元大關,破十億美元也只需要一到兩天而已。
各種負面事件對《黑暗騎士崛起》確實有影響,但影片的勢頭仍然驚人。
“如果沒有負面訊息,《黑暗騎士崛起》的票房會有多少?會不會是又一部《復仇者聯盟》?”
有媒體發出了這樣的疑問,要是沒有聖塔莫尼卡商業廣場槍擊事件的話,《黑暗騎士崛起》北美票房確實會更加強勁,但杜克並不認為全球票房會有明顯的增加。
道理很簡單,受到負面影響的主要是北美市場,而在海外,《黑暗騎士崛起》卻因此名頭更加響亮,吸引到了更多路人觀眾進入影院。
儘管cinemascore公司的預測,《黑暗騎士崛起》的最終北美票房不可能超過6億美元,全球票房也會停留在13億美元到14億美元之間,而不是華納兄弟期待的15億美元,卻無人能夠否認,這部影片即便如此,也是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這樣的事實讓很多人相當的惱火。
一直在幕後上串下跳、煽風點火的大衛?埃裡森就是其中一員,在天空電影工作室的辦公室裡。他看到最新的票房報告後,不禁抓了抓頭髮,神情中分明帶著一些惱火。
雖然他所做的一切明顯起了作用,但這樣的票房數字根本打擊不到杜克?羅森伯格,甚至讓他的行為顯得有些可笑。
如果今天不是同時得到了些好訊息,大衛?埃裡森真想撕掉這份票房統計資料。
與票房統計報告一起送來的。還有天空電影工作室跟環球影業和派拉蒙影業達成的幾份合作協議。
經過長時間的談判,加之2008年經濟危機之後,好萊塢一直面臨缺錢的局面,特別是環球影業和派拉蒙影業資金鍊緊張,天空電影工作室終於與環球影業和派拉蒙影業在諸多條件上達成一致,成為了合作方。
根據協議的內容,天空電影工作室拿到了派拉蒙影業旗下的《星際迷航》系列未來三部的投資權,與普通的投資不同,天空電影工作室將獲得一半的投資額度。並且享受與投資份額相應的所有收益。
另一方面,天空電影工作室如大衛?埃裡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