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如此,不由含笑點頭。
不過,最有意思的,還不是這個“玻璃”亭子,而是園子正中的那個“大水法”。
這個“大水法”,其實就是個大大的噴泉池子,長六丈,寬四丈。池子緣邊,置十二組雕像,底部立於水中;池子中央,還有一組雕像。這十三組雕像,通用青銅鑄就,每一組雕像上面,各從不同部位,噴出水來。
噴雪濺玉,陽光下,水霧中,隱隱約約,現出道道七色彩虹。
一眾君臣,都為之神移目眩。
“水法”在中國是極稀罕的,皇宮御苑。也只圓明園有過這樣的物事。那是“諧奇趣”、“海晏堂”、“大水法”三處。英法內犯。三山五園,一火焚之。幾處“水法”,同罹滅頂之災,或者灰飛煙滅,或者如“海晏堂”的十二生肖銅獸首,被劫掠而去,流落海外。昔時種種巧奪天工,只餘一片殘垣斷壁。
中夜思之。豈不悵惘,怎不扼腕!
這種物事,今日復現於眼前,撫今悼昔,聖母皇太后感慨萬端,幾為之唏噓。
定睛細看這班青銅雕像的形狀,御姐心中卻不由大起異樣之感。
雕像有人有獸,個個活靈活現,栩栩如生,似乎只要觀者一轉過身去。他們就要活了過來。噴水的設計也極見巧思,比如有一組雕像。是一對童男童女,騎著一隻大魚,魚嘴大張,水流從魚嘴中噴出;又有一組雕像,中有一位妙齡少女,斜舉一隻陶罐,水流乃順勢從罐口噴出。
人像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幾乎都是西洋麵孔——這也罷了,只是,呃,怎麼……都穿得這麼少?
垂髻童子穿得少點還好說,可是這成年男女——呃,男人個個**上身,筋骨墳起,肌肉虯結;女人露肩坦胸,有的連大腿也**裸地伸了出來,只不過上下“三點”,尚有衣物遮蔽,沒有春光盡洩罷了。
就連頂盔摜甲的將軍,也是如此!有一對男女將軍,駕車揮戈,男的威猛,女的颯爽,倒是神氣,可甲冑只包裹軀幹,兩臂兩腿,都裸露在外。
咦,西洋也有花木蘭?
看這些雕像的衣飾形狀,車馬器械,大約都是西洋上古人物。早聽說西洋不甚講究男女大防,女子在“外場”,也有敞胸露乳的。可……也不至如此啊?難道西洋人的祖上,比之今世,還要……不知廉恥?
聖母皇太后不知底細,不曉究竟,對著一眾“水法”,下死眼盯了一番,心中的疑惑,到底沒敢問出口來。只是走著走著,雖然儘量做出泰然自若的端莊模樣,心跳還是難免快了起來。
玉兒她們幾個小宮女,跟在後面,有人面紅耳赤,有人連頭都不大敢抬起來了。
女人們不知道的是,這些雕像,其實都已經過了關貝勒的“改良”。“原版”的,幾乎都是“露點”的。女的上面“兩點”,男的下面“一點”,統統“坦珵相見”。
關卓凡想,如果真的原版照搬,太過驚世駭俗,非嚇壞御姐不可,整出政治事故來也說不定。步子不可以邁這麼大,俺也沒有那麼多蛋可扯。於是,下訂單的時候,對洋工匠提出“改進”要求,該遮的要遮,該掩的要掩,該穿上衣服的要穿上衣服。這樣,才有了御姐眼前的這番光景。
關卓凡在一旁偷覷著,聖母皇太后雖說神情有異,但還是“端著”,沒有真的“失色”,證明這些雕像的“開放程度”,尚勉強在御姐接受範圍之內,心裡不禁暗暗地舒了口氣。嗯,開了個好頭。
再往前走,一幢棕紅色的大宅,完整地呈現在眼前了。
英國鄉村風格,方方正正,樓高三層,門廊極其高大,簷頂下十根大理石巨柱昂然佇立,正面六根,左右兩側各兩根,氣勢恢宏。
設計這幢房子的時候,有英國風格和法國風格兩種選擇,關卓凡反覆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