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俺披個洋人的馬甲,這也算“借洋款”了吧。
這兩個大忙幫下來,左宗棠必會對自己死心塌地。除了上面說的那個“回報”之外,今後自己推動的改革和建設,相信也能得到左季高的大力支援。
曾國藩的政治影響力已不如前,而且透過曾紀澤這座橋樑,關、曾已經建立了比較良性的關係。
李鴻章被關卓凡一力推上協辦大學士寶座,順手還賺了一根雙眼花翎和一個太子太保,關、李之間不但和解,李於關還很感激。
現在,左宗棠也即將被搞定。
原時空晚清的三大巨頭,成為了自己的盟友或者準盟友,戰線基本穩定,那麼,有一件大事就必須著手進行了。
關卓凡要開始對付恭王了。
關卓凡和恭王算是“一個戰壕”裡出來的戰友,說的嚴重一點,恭王算是他的“恩主”,但關卓凡要想取得最高權力,施展他的抱負,盡一個時空穿越者對本時空的責任,盡一箇中國人對民族和國家的責任,他必須跨過恭王這道坎。
原本沒有想這麼早動手的,但情勢所迫,必須提前發動了。
因為他和恭王之間已經產生了嚴重的裂痕。
絕大多數人對此應該都一無所感,關卓凡自己,也是直到今天早晨才真正確認的。
證據就是進午門正門的那場風波。
慈禧的這個安排很不合適,但她是無心之失。然而,恭王沒有做任何勸阻的工作。其實,他只要稍有表示,以慈禧的聰明,馬上就會明白這道恩旨哪裡不妥當了。
關卓凡可以肯定,如果自己真的領旨,代表皇帝出迎的恭王絕對不會和自己一塊兒,從午門正門入宮的。
如果自己沒有“讀史”,又或者頭腦稍有發熱,就會踏進那位美麗的御姐無意中挖出來的陷阱。
對景的時候,會有人跳出來攻擊自己“無人臣禮”,甚至“大不敬”,甚至,“禍心包藏,反志早蓄”。接下來,哼哼,自己就真成年大將軍了。
而且,需要的話,這個陷阱,可以把慈禧包括慈安一起裝進去。
恭王站在陷阱邊熱情地說:“逸軒,你當得起!”
這很不好呀,奕??先生。
恭王終於感覺到關卓凡對他的地位的威脅了。
慈禧對慈安說恭王“怕被關卓凡蓋過了風頭”,本來只是挑撥離間之語,但歪打正著,還真是這麼回事。
恭王的心態的變化是什麼時候發生的?
不知道,但應該沒多久,關卓凡剛剛回國的時候不是這個樣子,剛剛打平東捻的時候也不是這個樣子。
或許是朝廷決定封關卓凡貝子的時候,或許就在昨天晚上接到宮裡面頒出來的諭旨的時候。
政治最高層之間,裂痕一旦產生,只會愈來愈大,絕不可能重新彌合。
恭王此人,時人以及歷史上都被視作“賢王”,他也算當得起。
但關卓凡的眼中,恭王還有另外一面。
外和內方,外柔內剛,輕易不發動,但一旦發動,比誰都狠。
肅順、端華、載垣三人的下場,是最好的證明。
肅順雖然跋扈,但他只想壓制恭王,並沒有加害於恭王的意思;恭王反擊得手,卻毫不猶豫要了肅順的性命。
單殺肅順一人也就罷了,還饒上端華、載垣兩條命。那可是兩個親王啊,還是“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
而且,端華、載垣是兩個笨蛋,根本沒有能力威脅恭王,革去王爵、貶為庶民就足夠了,最多永遠高牆圈禁,其實真沒有殺掉的必要。
而且,顧命八大臣雖然“無禮”;但畢竟是在執行文宗的遺囑,不是謀反。理屈的其實是恭王和兩宮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