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我等也無須為難他們。”
聽了高鵬與馮難敵的話,那些擋住楊溢之去路的人方才左右一分,讓開道路。
楊溢之目光復雜的看了高鵬與馮難敵一眼,再次對他們深深一揖,又對讓開道路的眾豪傑抱拳一禮,這才大步離去。
而看了高鵬的處事手段,九難暗暗點頭,自己這個徒兒,果然是天生幹大事的人,那楊溢之經此一事,就算不立刻背叛吳三桂,恐怕也會與吳三桂離心離德。
若他真有法子令金頂門棄暗投明,不僅削弱了吳三桂的力量,又讓己方增強了勢力,彼消此長,一舉兩得。
楊溢之離開後,馮難敵這才舊事重提,“高師弟,現在不該在場的人已經離開,師弟有何妙計,可以說出來了吧?”
高鵬點點頭,但他開口的第一句話,就讓眾豪傑一片譁然,“在下認為,目前咱們還不宜取吳三桂性命。”
“高香主,這是為何?此時不殺他,難道要等他壽終正寢?”
高鵬聞得此言,微微一笑,道:“這自然是不可能的,這個狗賊賣國求榮,在下恨不能食其肉,寢其皮。”
“但各位需知,咱們最大的敵人從來都不是吳三桂,而是滿清韃子,在下已經收到訊息,吳三桂擁兵自重,並聯絡了幾方勢力,意圖謀反,篡位當皇帝。”
“而到那時,我天地會也定然早已做好萬全準備,只待吳三桂與滿清韃子打個天翻地覆,兩敗俱傷之時,便可趁勢而起,坐收漁利。”
“到時候咱們就可以一箭雙鵰,將吳三桂與滿清韃子一舉消滅,光復我大明江山。”
“在下只希望,待得天地會揭竿而起之時,諸位能響應起義,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給予滿清韃子迎頭痛擊,如此,便是對反清復明,做了大貢獻了。”
高鵬話音落下,場中一時議論紛紛,不過大部分人還是贊同高鵬所言的。
有人道:“高香主的話的確有理,若是吳三桂當真想要造反,咱們倒也不必急於取他性命,否則,豈不是幫了韃子朝廷大忙?”
“沒錯沒錯,正是這個道理。”
“高香主,在下聽聞近年來天地會發展大有進展,招兵買馬,打造兵器,能戰之兵已逾二十萬,不知是真是假?”
高鵬眼中精芒一閃,看向說話那人,笑道:“這位英雄倒是訊息靈通之人,未請教高姓大名。”
說話之人是一個二十多歲的昂藏大漢,聞聽高鵬詢問,抱拳道:“不敢當,在下浙江華鋒,乃是福建莆田少林寺俗家弟子,家祖曾於浙江舉兵,意欲攻克紹興、寧波等地,收復浙江。”
“奈何行事不周,被漢奸告密,落得個家破人亡的下場,家父帶著在下逃往福建,保下一命,之後在下拜入莆田少林寺學藝,藝成回浙,以待時機。”
聽完華鋒之言,高鵬心下一動,開口問道:“不知華兄與隆武時兵部職方司郎中華夏如何稱呼?”
那華鋒聞言莫名激動起來,看著高鵬,目泛晶瑩,朗聲道:“吉甫公正是家祖,沒想到竟還有人記得家祖,家祖在天之靈,可以瞑目了。”
第七卷 第七十八章 散會 去雲南找一把刀
華夏,字吉甫,浙江人,明末抗清義士,崇禎時期為秀才,隆武帝朱聿鍵即位時,魯王朱以海監國。
華夏被魯監國封為兵部職方司郎中,雖然未入朝任職,但其抗清意志堅定,於浙江靜待時機。
據顧誠先生《南明史》記載,隆武二年(清順治三年),清軍主力一部分撤回京師,一部分轉入福建、廣東,浙江駐軍相對單薄。
華夏等人趁此聯絡駐舟山群島的明肅虜伯黃斌卿、四明山王翊等部,約定時機,欲一舉攻克紹興、寧波等地,收復浙江。
可惜計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