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但這陸遜,雖如今也為中將軍銜,卻久為副司令,這一下提撥,怕是其經驗不足吧?”
龐統提出疑問,楊錫自然要予以解釋。
“士元,今黃忠已老,再過數年,便要退休,其他幾個戰區司令,又不可輕動,簡肆需守大鮮卑郡,張遼需守遼寧,衛瓜這青州數郡,也是不可輕易撤離,再有呂蒙於益州、毛巒於南郡,蔡考於九江,皆不能輕動,我只能提撥年輕將領,加以培養。太史慈調離之後,甘寧便為徐州戰區司令,如此一來,國內部署,幾乎沒有變化,這便不會動搖根本。”
“元首安排一向算無遺策,您如此安排,必定合理,統不做質疑,統既為大將,必將元首之安排落實便是。”
“好!還有一點,此次出征,我們不止要面對阿米爾帝國,若阿米爾帝國初戰敗退,必會引起其他六國插手,那時你要面對的,便是七國聯合,切記要穩打穩紮,不可冒進陷入重圍,斷了糧草來源。說起來,我國也有外援,我會去信一封往西域國,請西域國國主馬超領兵一支自蔥嶺出,牽制阿米爾至少十萬大軍。阿米爾帝國如今常備軍只五六十萬,且武器落後,在我機槍大炮,堡壘炮車與先進戰艦之下,應是無還手之力的。”
龐統自然知道堡壘跑車之事,其身為國衛部部長,知道的內幕,只在楊錫之下而已。
第四百九十六 安排
大方向問題楊錫親自定奪,關於郭嘉、周瑜等三十四人,還有呂布等原本就是軍職之人的安排,楊錫又得與龐統細細斟酌。
“我覺得呂布可獨領一團,但其軍銜為中將,又可領三路大軍任意一路司令部參謀長或是副司令職位,你覺得如何安排合適?”楊錫徵求龐統意見。
“統以為,呂布前有戰績,後有中將軍銜,又加之其在辰河軍事學院為院長之經驗,便令其為太史慈副手,任太史慈軍副司令職,這三位司令,怕只有太史慈司令有資歷鎮得住。”
楊錫點頭,紀靈也能勉強鎮住,太史慈當然首推。
“那便以呂布為太史慈司令部副司令,這樣也不至於辱沒了呂布軍銜。至於郭嘉,我看便為太史慈軍參謀長吧!”
“可以,太史慈為戰將,呂布亦為猛將,得有個機靈巧變之人為輔,這一路卻萬無一失了!這三人可形成鐵三角,必能建功!”龐統很是滿意楊錫對郭嘉的安排。
“好,那便如此定了,再有這周瑜,我本意讓其輔助孫紹,卻不想其這些年也未荒廢學習,竟有如此成績,其本為統帥之才,如今在我辰河國沒有資歷,不得認可,我看便派與紀靈,任副司令,參謀長便安排姬子文吧。”
龐統略做思考,提出疑問。
“元首,我明白您的意思,您是將張留著,給陸遜一員戰將,這張任陸遜司令部副司令,潘任參謀長,卻也合適。”
“對!張為降將,做副司令其自己不會不服,只有慶幸。至於潘,其本為郡治安署署長,按照級別待遇算,比司令部參謀長職位還要低上一級,雖其以考核成績上位,但畢竟有提升,陸遜雖年輕,這樣卻能鎮得住這二人了。”
龐統一臉釋然道:“元首果真睿智,事物鉅細,皆拿捏得如此清楚,統卻未考慮人之心理這一層。若如此安排,三方司令部,皆可穩如泰山,統要統一指揮時,必如臂指使!”
“哈哈!士元啥時候學會拍馬屁了,不過我這裡卻受用。好了,其他人員任用,便由你這西征總司令另行安排了,我這裡卻不插手。”
“是!這是份內之事!”
……
五月十二,任命通知下達,戰鬥令通電全國。
雖說此前風聲四起,都在傳言出征,但卻未有具體佔令下達,此時正式下達戰令,辰河人奔走相告。
這是開始報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