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陣營玩家撤退到了沛縣,而明軍自然也跟著撤了,當然,義軍陣營玩家和漢軍同樣也撤到了滕縣,激烈的徐州戰場只留下了一大片屍體和爆炸產生的火堆及一地火器殘骸。
玩家們準備良久的這一次決戰最終還是沒分出個所以然,而明漢兩軍的這一波大決戰最終同樣還是沒啥改變。
哦,嚴格來說漢軍還是取得了一點點進展的,那就是他們拿下了勳陽府。
不過一個勳陽府自然無法左右天下大勢,明漢大戰的結果讓大漢和大明兩邊都意識到了一個事實:
那就是對方是一個超級強敵,指望一時半會能夠打敗對方純屬痴人說夢。
在南京接到前線戰報的朱慈烺嘆了口氣,這次進攻他知道陳秋已經盡力了。
當然,朱慈烺覺得陳秋每次作戰都很盡力就是了,但這樣還是無法取得進展說明對方實在太強,大明還是別再奢望什麼收復京師了。
想到林登萬他們原本和陳秋他們是一夥的,朱慈烺就忍不住在心裡把北方明朝官員的祖宗十八代都問候了一遍。
在朱慈烺看來,要不是這幫無恥之徒整出了漢軍這麼個怪物出來,大明至於只剩下一半江山嗎?
要是沒有漢軍,現在大明肯定已經中興了。
想到這一肚子火的朱慈烺剛好看到幾封彈劾陳秋的奏章,這令他勃然大怒,直接大聲罵道,
“這些廢物就會狺狺狂吠真正的忠君愛國之人,於朝廷百姓毫無用處,朕還是太仁慈了!”
罵完之後朱慈烺立刻下令將上奏章的官員直接削官去職,貶為平民,終生不得復起。
發完火之後,朱慈烺也冷靜下來,雖然很不情願,但是現在他只能無奈地承認一個事實:
大明短時間內是別想收復北方故土了,接下來的主要精力還是老老實實放在內政上面,軍事方面就不要多想了。
無獨有偶,北京的李巖也收到了前線的訊息,不過他倒是鬆了口氣。
在李巖看來,明軍的反撲到此為此了,接下來只要大漢好好發展,將來一定能夠勝過大明。
至於為什麼李巖如此自信,這是因為李巖覺得自古以來都是北統南的,佔據了北方的大漢一定會是優勢的一方。
當然,大明倒是一個例外,不過李巖讀過史書,他知道大明能夠南統北,一個重要因素是元朝把北方霍霍的人口大減,使得南方人口優勢遠遠壓過北方。
而且元朝天才般地在江淮搞起了養馬場,幫南方補上了騎兵這一缺口。
不過李巖頭腦還是清醒的,雖然未來可期,但是他這一代大機率統一不了天下的。
在李巖看來,至少得等陳秋這些人退場之後,大漢才有統一天下的希望。
但是他毫不懷疑那一天一定會到來,華夏大地自古統一就是主流,這是無法逆轉的大勢。
比起大漢和大明的官員們,玩家們倒是沒那麼多心思,既然這次打到最後又僵持住了那就想辦法打破平衡唄。
對此兩方陣營玩家的解決思路是不一樣的:
義軍陣營玩家覺得要訓練騎兵,玩家們長期以來騎兵玩得不行,再加上火器盛行,因而騎兵一直不受玩家們重視。
現在看來,還是得搞騎兵才行,況且北方本來就有戰馬優勢,義軍陣營玩家完全可以建立騎兵部隊以實現機動優勢。
而大明陣營玩家則覺得要擴大海上力量,早日實現從海上取得突破。
如果大明陣營玩家能夠做到輕鬆攻陷北方沿海城鎮,那麼明軍將佔據戰略主動權。
玩家們的風格一向是雷厲風行的,兩方陣營玩家確定了接下來的方針之後便開始了他們的行動:
北邊大漢朝廷決定再苦一苦蒙古部落,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