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義軍陣營玩家所建立的大漢政權在遊戲世界續時間不長,但這個曇花一現的政權在遊戲世界的歷史上還是留下了相當光輝的一筆:
軍事上,漢軍發動北伐和西征,平定了蒙古諸部,漠北,漠南,西域,藏地,無數的蒙古部落在漢軍鐵蹄之下俯首稱臣,大漢成為蒙古諸部公認的主人。
而且大漢政權在河套,西域,青海,乃至喀爾喀,藏地進行了築城和駐軍,使得中原王朝的勢力大大往外拓展了一波。
政治上大漢短暫實行的無皇帝制度在遊戲世界被公認為【現代民主制度先驅】……
由於大夏皇帝江明學對大漢政權評價頗高,這使得士子群體也跟著皇帝鼓吹大漢,於是大漢在遊戲世界的名聲還很不錯。
除了皇帝的鼓吹,兩大從龍集團關寧軍和鄭家都曾在和漢軍戰鬥中慘敗,因此他們也大力鼓吹漢軍,或者說他們吹得更賣力:
吳三桂親口認證漢軍是“畢生所遇之敵中之最強,其騎兵尤為強悍,來無影去無蹤,能衝能射,戰力特別強悍。”
而鄭芝龍也表示:
“漢軍實勝明軍百倍,雖均為明主撲滅,然漢軍乃力不能及,明軍乃倒戈相向,且漢軍掃北平西,所向披靡,功勳卓著。”
嗯,當然,這兩方人馬都不傻,他們知道只有把敵人吹上天才能顯出自己的水平高,因此這才一直不遺餘力地鼓吹漢軍之強大。
而大漢長期實行的低賦稅制度也使得他們一直在民眾心中印象極好,多年以後仍有許多北方農民對其心存感激。
而在遊戲世界的史學界,歷史學家認為大漢最大的貢獻是徹底打碎了遊牧神話,並終結了北方邊患。
“漢軍徹底打碎了遊牧神話,一眾蒙古諸部,無論漠南,漠北,西域還是藏地,所有部落面對漢軍不是望風而降就是被輕易吊打,這使得遊牧部落對後來的大夏政權相當恐懼,大夏政權只需要很小的軍團規模便能壓制住蒙古諸部,因此大夏政權得以投入大量兵力在東南亞與西方殖民者戰鬥,並長期維持對東南亞的控制。”
是的,遊戲世界大夏政權和歷史上的清廷不一樣,大夏政權的戰略重心一直在南邊:
中南半島被大夏政權視為後花園,大夏政權建設了龐大的海軍和海軍陸戰隊,並多次和西方殖民者在中南半島展開較量。
除此之外,大夏政權還進軍印尼群島,並進行移民,以維持對南海的絕對控制權。
至於大夏政權為何如此重視東南亞,其實也很簡單,一來鄭家集團在大夏政權影響巨大,鄭家在遊戲世界政治上撈取了足夠資本後轉而開始尋求和西方國家那樣建立所謂的【全權公司】,而大夏政權從海貿收入中獲取了大量稅款,於是其中樞也大力支援:
嗯,簡單點來說,鄭家尋求轉型成為海外諸侯,大夏中央想要錢,於是雙方一起合作維持大夏政權在東南亞的影響力。
於是遊戲世界的大夏政權倒是長期保持了一支強大的艦隊,並且大夏政權的威懾力比歷史上的大清大得多,這使得遊戲世界的華夏文化影響頗大,許多國家都有華夏文化的忠實信徒:
這些信徒是真的崇拜華夏文化,不是歷史上伏爾泰那種藉著中華文化的皮搞啟蒙運動的虛假崇拜:
伏爾泰能認為大清的八王議政是先進的民主政治制度,可見這傢伙根本就是拿著【華夏文化】的招牌唬人而已。
而且某種意義上伏爾泰這幫傢伙起了反作用,歷史上許多歐洲人接觸到大清之後大失所望,從而粉轉黑了…
遊戲世界的歐洲倒是有很多貨真價實的崇拜者,這使得即使大夏政權後來衰敗的時候,歐洲諸國仍然不敢貿然對華夏動手:
大夏可不是大清那樣防內不防外地把軍隊天女散花一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