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第2/4頁)

就說拍照吧(彩色膠捲氾濫之後,照片變得醜陋),在美術館廳堂或藏品前留影,也就比較的可看。

去年在一篇訪談中被問及藝術與人民的關係,我想,我們或許將“人民”和“文化人口”相混淆了。初來,看到音樂廳、歌劇院和美術館的人潮,我不禁感慨:此地的人民真有教養。但我錯了。其實千千萬萬美國人民擠滿在商場、賭場、迪斯尼樂園、流行歌廳、體育館、健身房、電影院,或穩坐在自家電視機前,手裡捏一罐啤酒。

就我所知,古代的藝術和人民曾經關係和諧。義大利人民(包括乞丐和囚犯)擠在西斯廷教堂朝聖,中國老百姓(包括商賈和馱夫)鑽進敦煌洞中禮佛,那時,說藝術等同於宗教,不如說藝術等同於今日所謂“媒介”——我們口口聲聲的“現代”,人民更在乎藝術,藝術更在乎人民嗎?

此間一份社會調查顯示,在男性中有高達百分之四十的人從不去美術館,畢生對藝術毫無興趣。而在受過所謂高等教育的專業人士中,去美術館的人數比例也少得可憐——然而這少得可憐的一撮人,就我所見,常使此地美術館人滿為患,一票難求。

所以值得比較分析的是各國文化人口在“人民”中的比例差異和差異的原因。今天,將人與人排比而貶褒,未免乖張,我的意思,美術館館裡館外的人群或可測出今昔文化生態的變遷。報上一則報道說,某日大都會美術館總監親自帶領一群紐約中學生參觀名畫,一位黑人孩子大膽質問總監:您不覺得這種參觀是在提倡精英文化麼(好一個“精英文化”,這是當今民主時代的時髦用詞之一,同我們的“文革”語言多麼神似)?總監同志答道:

“今天大好天氣,星期六,您不在街上和朋友們玩耍,卻來這裡受罪,您不覺得將來您或許也是一位精英嗎?”

弗蘭西斯?培根在紐約一家豪華旅館電梯間遇見一位闊佬,手提紙袋破了,滾出青豆和馬鈴薯來。培根於是說:“他的套間裡想必備著小爐子,好讓他煮這些菜蔬吃。噢,對有錢人來說,這才叫做奢侈!”

培根自己也有錢,在倫敦買好幾處畫室,髒亂不堪,晚年還睡牆角邊的破舊墊子。

奢侈觀確乎可以是好多種。一位北方來的名作家即曾對我嘆道:奢侈啊!我現在都不敢坐下來讀小說:花好幾百租著房子,你他媽得趕緊出去把錢掙回來!

這是實話。好幾次我陪國中剛出來的朋友上美術館,自以為他們理當興奮,至少臉該正對著牆上的畫。可是有位老兄看著說著,又把頭朝我別過來:“昨晚想想又哭了一場。往後怎麼活下去呀,你還有心思看畫?”

我至今記得出館後這位老兄臨風站著憂心如焚的神色。謝天謝地,他很快在外州發財了,電話裡都聽得出眉飛色舞的——“往後怎麼活下去呀!”這真是一隻揮之不去的大蒼蠅。好在我是老油條了,“插隊落戶”的前科結結實實墊著,犯起愁來,一會兒又想別的去。想什麼呢,索性上美術館臨畫。青豆、馬鈴薯還得過磅付錢,臨畫,一律免費。

美術館自身談不上“奢侈”,美術館是“貴重”。無價珍藏不必說,單是養好幾百警衛就是一大筆開銷。大都會美術館正廳總櫃檯和四面石壁上的壁龕,長年供著大號名貴鮮花,每簇市價至少千元以上,三五天更換一次,是一個出版界大家族永久性贈送的。奢侈嗎?照培根的說法不能算,仍屬“貴重”物品。此地美術館多屬私立,前廳石牆嵌有刻滿捐家姓名的石碑,還留著空餘,誰捐贈誰上榜。我曾見老刻工戴著袖套氣閒神定對著石碑下鑿子。這是真正的手藝匠人啊,在紐約就像稀有動物般難得一見,可是往來觀眾誰也不看他。

6。 美術館(3)

當初我揣著幾十美金來到美利堅,只為一件事:奔美術館看原作。往後怎麼活下去、畫下去,全不

最新小說: 壞傢伙他只想撈錢! 全民穿越:死靈法師的崛起 幻界風雲錄 JOJO:命運,真的如此牢固嗎 融合世界後李蓮花的各種可能 榮總輕點騙,葉少要心疼 門面居然跟全能隊長是真情侶 網遊之我專精保命技能 火影忍者:春野櫻的叛逆之路 主網王:星海見月 絕殺!NBA冠軍教練的奇蹟時刻 爭論王國:兒童的奇思妙想世界 如懿傳衛嬿婉重生之浴血而歸 重生:股市大鱷李明 怪誕世界求生:我有一輛蒸汽房車 求生:開局萬人屠但我是個好人 似影是婙 她華國人,異世求生當然秒殺全場 超能力學院沒我不行 絕美御獸師每天都在發癲開狂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