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玄學這個東西信則有,不信則無。
但是在緊要關頭,信一信也沒什麼壞處。
萬一真有什麼神啊、鬼啊、仙啊、怪啊的,那你信了豈不是更好?
即便是沒有什麼神啊、鬼啊、仙啊、怪啊的,你信了也能得到一些心理安慰。
“如今僅有蕭關這一處戰場的話,臣倒是不會太擔心,可關外的突厥人已經分兵,而且還是兵分四路。
以臣的猜測,他們很有可能繞道靈州,或者去鹽慶、銀綏了。
臣這裡守的再好,其他地方出了紕漏,我大唐還是會大敗而歸的。”
劉弘基滿臉愁容,長嘆了一口氣說著。
李元吉繞有深意的看著劉弘基,蔡允恭、陳叔達等人也若有所思的看著劉弘基。
劉弘基所說的跟李世民所說的不謀而合。
那就說明突厥人真有可能繞道去了靈州、鹽慶和銀綏。
畢竟,李世民和劉弘基都是戰場上的宿將,又是能夠獨自領兵作戰的統帥型人物,他們共同做出的判斷,有九成九的可能會發生。
“你為什麼會覺得突厥人去了鹽慶和銀綏?你覺得突厥人去鹽慶和銀綏的目的又是什麼?”
李元吉並沒有和盤托出李世民也做出了同樣的猜測,李世民的話沒說盡,藏著掖著的想謀求機會脫困,那就只能從劉弘基身上找答桉了。
如果告訴劉弘基,李世民也做出了同樣的猜測的話,那麼劉弘基很有可能什麼也不會說。
畢竟,比起跟他的交情,劉弘基跟李世民的交情更深,劉弘基也更傾向於由李世民來做大唐的掌權者。
在能幫李世民一把的時候,劉弘基極有可能會出手相助。
所以不得不防。
在權力中心待久了,見慣了爾虞我詐,李元吉已經清楚的認識到了什麼叫做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或許劉弘基礙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已經放棄繼續支援李世民了,也忘記跟李世民的交情了,不會幫李世民了。
…但萬一幫了,萬一關鍵的時候來一手陰的,那到時候倒黴的就是自己和大唐了。
劉弘基不知道李元吉心中所想,也不知道就在剛剛,李世民做出了跟他一樣的猜測,面對李元吉的疑問,劉弘基沉吟了好一會兒才開口道:“突厥的頡利和突利可汗,此次一共率領了二十三萬兵馬南下,算上石州到葦澤關一線的兵馬,恐怕已經超過了三十萬之數。
突利雖然勇勐過人,但智慧不足,所以不足為懼。
但頡利不一樣,頡利不僅勇勐,還有智慧。
他絕對不會將所有的兵馬堆積在一個地方的,他一定會發揮他兵力上的優勢,從多處入侵我大唐。
眼下蕭關有臣,有我大唐的數萬精兵強將鎮守,頡利短時間內根本難以破關,所以他一定會從我大唐邊陲的薄弱處入手,從其他地方開啟我大唐的門戶。
而靈州以西,以及鹽慶的兩關,是我大唐兵力最薄弱的地方,也是最好攻打的地方。
至於銀綏,雖然兵力充足,但臨近嵐石,頡利可以借正在嵐石的兵馬攻打銀綏的五關,亦可以借銀綏的兵馬攻打嵐石。
他們在關城外,可以策馬狂奔,他們又沒有輜重拖累,可以靈活的往返於銀綏和嵐石之間。
我們就不同,一旦把大軍派往了銀綏,嵐石就會出現空虛,一旦讓大軍留守嵐石,攻打嵐石的突厥大軍要是跟攻打銀綏的突厥大軍匯合在一處,一起強攻銀綏,銀綏也就危險了。”
李元吉心中恍然,原來頡利是打的這個算盤。
不得不承認,這確實是個好算盤。
輜重永遠都是中原兵馬的硬傷,也正是因為如此,在機動性上永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