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開始,經寧夏、內蒙古、山西、陝西到達河北和京津地區,去年的一場沙塵暴,更波及東南沿海的江蘇和上海,幾乎覆蓋了大半個中國。有統計說,以北京為例,整個50年代只經歷過5次沙塵暴的襲擊,90年代達到了25次,而去年以來,北京受沙塵暴襲擊已達10次,更讓人憂心如焚的是,北方一些地區土地沙化不斷擴大,沙漠已入侵至燕山腹地,最近處距北京懷柔縣界僅18公里,沙漠邊沿離天安門廣場只有70公里了!這風,這沙,到底是怎麼啦?為什麼沒完沒了地和我們過不去!?從夏威夷回來的人,在對那裡的風光讚不絕口的同時,通常還會對那裡清潔的環境發出由衷的讚歎:白色的襯衣就是穿上一個星期,領口也不會顯髒。聽來真讓人羨慕。在北京,可是出趟門回來,臉上就蒙上一層土的,襯衣別說穿一週,一天下來,領口就已黑得不成樣子了。沙塵暴的沙土從西北吹來。我曾在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和戈壁中穿行,在內蒙古恩格貝沙漠中摸爬滾打。沒有了水和植被,沙土在風的作用下,其威力之大完全超出常人的想象——在沙漠面前,人看起來有時候真像是一弱小的螞蟻!想到沙塵暴,再望著沙漠裡那綿延起伏的沙丘,恍如置身一片墳,讓人不由得心生一種恐怖。專家們說,沙塵暴除與冷氣團過境有關外,人為的強度經濟活動,如對沙漠邊沿荒地的盲目開墾等是引發的主要原因。西部要大開發了。退耕還林、退耕還草,停止向沙漠要糧食、要燃料、破壞沙漠生態環境的行為,封育植被覆蓋率較高的草原,嚴格控制邊沿的土地開發,儘快治理綠洲內的零星沙地——這些早已耳熟的呼聲,如今一浪高過一浪。這些道理,人們早就懂得。這麼多年來,人們明白的道理太多了,真正需要的,是把它們外化並體現到自覺的行動中去。我們過去做得並不好,沙塵暴給了我們無情的回答。遙望北方,忍看沙塵暴的肆虐,心有慼慼。我想起了樓蘭古城,想到了尼雅廢墟。我們會給後人和未來一個什麼樣的交代呢?我禁不住要為北京祈禱,為北方祈禱。71 拆遷後遺留的老樹 2006年2月26日攝方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京城感懷(2)
京城感懷之二舊城古樹 百年遺情
走進北京舊城新建的漂亮小區,已很難找到一棵老樹的身影了。曾幾何時,這裡還是一片衚衕和四合院的時候,不說綠樹成蔭、蔭翳蔽日,怎麼著也得有幾棵像樣的老樹的。北京舊城區院落裡常見的樹種有槐樹、楊樹、棗樹、柿子樹、核桃樹,多是那種多少年才長那麼一點點的。像這座古老的城市一樣,它們櫛風沐雨,歲月的年輪被深深鐫刻,動輒幾十年上百年,甚或更為久遠。老樹的消失,緣於北京舊城的改造,而舊城改造,始終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只是一邊沒完沒了的爭論,一邊沒有止境的拆遷,其速度呈不可阻擋我家門前被拆後殘存的四合院一角 2006年2月19日攝之勢。破舊城 斷文脈北京舊城裡,實際有很多後來私搭亂建的小平房,點綴在更多年頭久遠的四合院之中。這些新建的小平房大都簡陋,不少還是危房,拆了也罷;四方 合院作為北京古都風貌的一個顯著標志,拆遷時引來爭議,也在情理之中。從內心來說,我也是主張儲存北京四合院的,而且希望儘可能多地成片保護。這是一個城市歷史浸潤下形成的獨特格局和魅力,拆掉換成千篇一律的現代化高樓大廈,城市的特色消失了,文脈也就斷了。可是,如今的北京四合院,早已不比從前。最初的四合院,是為一個大家庭或大家族設計建造的,幾進院子和兩邊的廂房,都有嚴格的佈局和分工,院裡人家血脈單一,管理一致。大約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