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祥心中頗有不忍,但其勢已不能不發,說道:“明兒一早,六爺要進宮謝恩。嗯,我和琢如。替六爺準備了一個謝恩的摺子。”
曹毓瑛取出折稿,遞給恭王,說道:“王爺,請你過目。”
洋洋灑灑,披肝瀝膽,真是一篇好文章——可哪裡是“謝恩”,根本是“謝罪”!
但恭王很平靜,看過了,抬起頭來,說道:“很好。辛苦幾位,就這麼辦吧。”
恭王如此配合。倒有點出文祥和曹毓瑛的意料,兩個人都非常欣慰。
曹毓瑛說道:“我馬上就辦。這個摺子,我給內奏事處打個招呼,叫他們接了就往裡邊遞,‘西邊的’安寢之前,一定能夠收到。”
於是趕回軍機處,找到值班的軍機章京,謄正後裝在黃匣子裡,然後密密囑咐了,由外奏事處而內奏事處,遞了上去。
不是緊急軍報,卻用黃匣子,軍機處如此安排,不曉得是什麼緊要的事體?內奏事處不敢耽擱,腳不沾地地將摺子遞進了長春宮。
慈禧果然正準備梳洗了歇息,一看見是恭王的摺子,心中就曉得是怎麼回事了。
看完了摺子,快意無比:老六,你總算服了!
心想:“他”算得真準!
明兒老六進宮謝恩,跟他說點什麼呢?當場就讓他回軍機嗎?
一邊思索,一邊吩咐太監,把摺子送到鍾粹宮去。
慈禧說道:“跟母后皇太后說,六爺明兒要進宮謝恩。嗯,請母后皇太后明兒早一點到養心殿西暖閣,我有話和她說。”
第二天軍機叫起,奏對的政務之中,有兩項重要的人事任命。
一個是兵部尚書出缺,關卓凡奏請由曹毓瑛調補。
曹毓瑛現在的“本職”是左都御使。這個差使總領柏臺,需要道德聲望較高、形象相對“獨立”的人物來做,才叫人心服。曹毓瑛的長處在於籌謀策劃,又是眾所周知的恭王的“私人”,在人們的心目中,就不是那種“風骨挺拔”的人物。
當初恭王把曹毓瑛放到這個位子上,主要是為他掙個“一品”的功名,就是說,是為了“酬功”。既然如此,自然不免譏評。曹毓瑛在都察院,上下左右都不大順暢,做的實在不很痛快。
兵部尚書這個位子,調兵遣將,籌餉練勇,正是曹毓瑛所長。而且,不像左都御史,做兵部尚書,“能力比資歷重要”,也是大家可以勉強認同的。
事前關卓凡沒有放出任何風聲,曹毓瑛萬沒想到這個餡餅會砸到自己頭上,心裡怦怦直跳。
軍機奏對,不能有任何“失儀”的樣子,現在也不是“謝恩”的時候,曹毓瑛雖然心情激盪,仍然一默無言。
曹毓瑛的遺缺,關卓凡奏請,由左副都御使、署理禮部侍郎的潘祖蔭升補。潘祖蔭在士林中的聲望,遠在曹毓瑛之上。而且,潘祖蔭不是那種一味悠遊金石林下的人物,肯言,敢言,一向頗有直聲。由他來接左都御史的位子,非常合適。
這兩項人事一透過,君臣都小小有朝廷“氣象一新”的感覺。
奏對完畢,關卓凡說道:“恭親王感念天恩,想當面跟兩位皇太后謝恩,現正在南書房候旨。”
兩宮對視一眼,慈禧微微一笑,說道:“那就傳吧。”
於是喊了太監進來,把當值的御前大臣找過來。
軍機奏對的時候,不比其他,關防森嚴,連御前大臣都得遠遠避開。
今天當值的御前大臣是醇王。醇王進得東暖閣,領了旨,興沖沖往南書房去了,為他的六哥“帶班”覲見。
軍機大臣正待跪安退出,慈禧突然嘆了口氣,說道:“唉,皇帝的功課,真是叫人不省心!”
這句話說的沒頭沒腦,大家夥兒都是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