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接生婆進去後,門就關得很嚴,連窗扇也合上了,原因是護理嬰孩,以免傷風、避煞氣。杜鵑站在門口聽到房裡在說話,是接生婆說的一句充滿喜慶的話:恭賀,恭賀,生的是個兒子。
杜鵑聽在耳裡,記在心上,在接生婆尚未從房裡出來,也就是說門還沒有開啟,這廖家生男孩的喜訊就被杜鵑傳遍了全村。有人打趣:你真是一隻會飛的杜鵑,飛到哪兒就把喜訊傳到哪兒。
廖家生的男孩叫廖熾,是請算命先生取的名,說是他五行缺火,所以取名要有一個火字旁。這孩子白白胖胖,非常呷得,每次哭,只要許勤勤把奶子塞進他嘴裡,就不哭了。可是過一會兒又哭,許是沒有吃飽,再嘬沒有奶水,嘬不出來了,得不到滿足,他當然哭。
這叫許勤勤也沒有辦法,她人瘦,奶水不充足,只得想辦法,辦法當然有,從母牛的奶包上擠,丈夫持反對態度,說人奶是基礎,孩子滿月後才搭配著吃牛奶,眼下不能讓他吃。
這樣廖熾的哭聲幾乎村裡人人都能聽見,這是人奶喂不飽的緣故。有個幽默的漢子就此給他取個“嘬不飽”的諢號,不久,這孩子正規的名字沒人叫,“嘬不飽”三個字便隨著他“呼哇、呼哇”的哭聲叫開了。
孩子滿月那天清早,廖好便拿一隻瓷碗走到牛欄,看見牛犢正在母牛肚子底下吃奶,現在它已經長高了,不全靠吃奶吸收營養,還常跟著牛媽媽到草原上啃些青嫩草絲。
廖好來到母牛身邊,蹲下來,伸手在牛犢的背上拍了一下,它不動,繼續吃奶。他便用手推開牛犢的頭,牛犢看著來人愣了一下,有些懼怕,掉頭就走出牛欄。
母牛不動聲色,要是牛犢剛生出時,有人走近零距離動作,它會動怒,頭一擺,角一牴,弄不好會牴傷人或牴死人。滿月的牛犢大了,母牛那天生的庇護意識,不知怎麼就鬆懈了。
這會兒,它甩一下尾巴,任由廖好在腹下擠它的奶包,奶水一滴滴地流下來,漸漸地,廖好拿來的那隻瓷碗盛滿了白色的奶液。
這母牛的奶水頗豐,他邊接奶水邊數,母牛肚子上的奶包共有兩排,各4個,他只擠了兩個奶包,就接滿了一碗。他便滿足地讚許:給你吃發奶的豆漿,你的回報還不錯呢!母牛當然不懂他的話,也就很平靜地站著,舌頭時而伸出來舔食那擲於腳邊的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