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是庶子,一輩子不能當官,只能當個閒散人。
但凡事都有特例,比如說三國時期的將領鍾會、西晉時期的阮孚都是史料上註明的庶子,但那些人依然是一生官位顯達,並沒有由於庶孽而遭到任何歧視。鍾氏為穎川高門、阮氏為陳留士族,地望均屬河南。
、
然而《顏氏家訓》上也明確寫出來了,“江左不諱庶孽,喪室之後,多以妾媵終家事”這段說就是說,南朝對庶子相對來說比較寬容,甚至有些人家讓侍妾管家。
在《南齊書》中記載的褚澄,就是庶子,尚宋文帝女廬江公主,拜為吳郡太守,後官至左中尚書,官運亨通。南齊初年朝廷重臣王儉也是庶子,尚宋明帝女陽羨公主。查不到這兩個公主是否為嫡出,但我想就算是庶出,好歹也是公主,嫁給嫡出的世家子是綽綽有餘的,兩人尚公主,一來是說明他們才幹好,二來說明南方對庶子相對比較寬容。
王儉的孫子,王規也是庶出,他的叔叔還常說,“此兒吾家千里駒也”一個庶子能得家族如此重視,就算他再有才幹,也是和南方士族不太重視嫡庶出生有關。
琅邪王氏還有一個叫王固的人,他的嫡母是梁武帝的妹妹義興長公主,他本來是庶出,但還是被視為公主所生,得以封侯,難道這樣善待庶子,會讓公主傷心,讓皇帝憤怒?
這樣的例子,不僅王氏有,同樣高門的謝氏、幾個吳姓士族都有,大家興趣的可以去查檢視。這些資料可以看出南方士族對庶出的孩子,讓庶出的孩子同嫡出享受一樣受教育、當官的待遇,這些都不能算是特例了吧?家族對庶子都如此寬容,我想對庶女應該更寬容吧,畢竟女兒和兒子還是不同的。庶子如果沒有嫡子,還有可能繼承家業,而庶女不能繼承家業,反而可以用來聯姻。
我文裡設定蕭家祖宅在江南,是南方,所以家裡對庶子、庶女的態度相對來說,寬容許多,比如大姑娘、二姑娘在江南的時候,大部分時候還是和蕭源一起受教育的,蕭源也是叫她們姐姐的。還有以蕭源所受的教育來說,她也不可能真正做到對待庶出的姐妹如奴婢一般。
、
當然南方士族,“不諱庶孽”不等於不分別嫡庶。嫡、庶之間在繼承權方面差別還是很大的。
《世說新語》中寫過,桓石虔就是庶子,家裡人雖然也是叫他“郎”也就是少爺,但並沒有被父親承認身份,只是家人的尊稱而已。《晉書》王恭傳載,恭言“我有庶兒未舉,在乳母家。”
這情況和蕭家幾位庶子女的情況類似,庶出的二子、四子下人也是叫郎君的,但那也只是叫叫而已,四郎君也就是四姑娘的弟弟,甚至沒有到過江南祖宅,更別說是入族譜了。二少爺,他的情況稍微好點,因為他的姨娘是嫡母的陪嫁丫鬟,他從小在祖宅長大,但這並不代表他會有資格繼承家業。
我這文裡的三姑娘、四姑娘和六姑娘的情況,她們都是庶出,是女主的父親四處為官時候留下的庶女,蕭珣並沒有把這幾人帶回去,就讓她們跟著姨娘和乳母生活,有嬤嬤教導,但那些只是她們姨娘請來的嬤嬤,和蕭家出來的嬤嬤是不一樣的,所以相對來說,她們的教養要比從小養在祖宅的大姑娘、二姑娘差很多,蕭源對四姑娘是不在意,而四姑娘把這種不在意當福氣。三姑娘和六姑娘比四姑娘稍微好一點的就是,她們姨娘的眼界要比五姨娘的眼界高些,因為她們出生和五姨娘不同,這些我都會在文後說的。
蕭源不可能和那些庶出的姐妹們一樣,在書房裡完全不顧身份的對罵,更不可能說出如那種“你是庶女,我是嫡女,我們身份不同”,因為她壓根沒這個感覺,她們本來就是不同的。只有自卑才會強調,蕭源不自卑,所以她根本不會去想,也不認為四姑娘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