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0年,兀朮撕毀和約,再度領兵侵宋,遭到劉錡、岳飛等宋將反擊。短短時間幾度大戰,雙方國力都遭到了巨大削弱。雖然兀朮戰敗撤退,但宋軍也贏得不輕鬆,包括岳家軍在內都受到了嚴重損失。
秦檜提議乘勝再次議和。楊康考慮到北方平原地帶,確實不利於己方作戰。金人雖然由於輕敵,連遭大敗,但後方實力猶在,騎兵眾多。宋軍多為步兵,在江南水田遍佈,騎兵處處陷馬之地,還可大展手腳。到了北方開闊乾硬之地,劣勢明顯。那些地方適宜大隊騎兵馳騁機動,忽進忽退,射箭搏殺都是得心應手。把自己所剩無幾的實力全部投進去,萬一到時敗了,恐怕再無能力守住江南,而且失敗的機率起碼有七、八成。就命岳飛乘勝收兵,免得到時金人喘過氣來,要走都難了。
岳飛大勝之後,難免驕縱,對皇上意見持有疑義。楊康連下十二道命令,岳飛抗旨十一道,最後在友軍已經撤退,無論是進是留,都是孤軍奮戰,死路一條的情況下,只好回撤了。岳飛雖然抗旨不遵,但楊康念他是個人才,得勝卻退兵,心裡有想法也正常,並不為難他。
其實南宋將領撤軍後,兀朮很快得到後方補充的大量兵力,重新進軍淮南,形成大軍壓境之勢。只是因為有前次的教訓,也不敢輕舉妄動。
1141年,這天負責與金人議和的秦檜,來御書房見楊康。
秦檜先跪下說:“微臣叩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楊康回道:“愛卿平升。”
秦檜起來說:“陛下,臣有機要之事稟告。”
楊康讓旁邊的人全部退下,然後說:“愛卿請講。”
秦檜從懷裡掏出一封密報,說:“金越國王宗弼(兀朮)有密報送來,請陛下過目。”
楊康說:“讓朕看看。”邊說邊接了過來,想著這個老朋友又有什麼新花樣。楊康看了,微微變了臉色,當看到“欲和議,先殺飛。”再也讀不下去了,將密報扔回給秦檜。
秦檜說:“陛下,以為如何?”
楊康說:“這人信不得,我們與金人好不容易定下的和約,就是被他撕毀的。”
秦檜說:“這次不一樣,他知道我朝厲害了,所以真心想議和。”
楊康說:“嶽愛卿是朕的左膀右臂,怎可除去。這種和寧可不議。”
秦檜說:“嶽將軍狂妄自大,不服號令,他日必成大患吶。”
楊康說:“嶽愛卿忠心耿耿,這次得勝卻要退兵,鬧下情緒也屬正常。朕對他放心。”
秦檜說:“皇上,嶽將軍確實忠於朝廷,忠於國家,但他不忠於陛下。”
楊康說:“此話怎講?”
秦檜說:“他若真忠於皇上,就不會抗命不從。此人若留在世上,只怕有一天會對皇上不利。”
楊康突然想起了當年的苗傅,於是說:“你的話有些道理。但不能憑推測,就定一個人的罪。更何況是有功之臣。”
秦檜說:“皇上,您不是一直希望議和嗎?”
楊康說:“議和只是拖延之計。為的是儲存實力,修養生息。而現今形勢變了,金人幾年內想再次南下,恐怕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啊。這和,議不議,結果都一樣。”
秦檜說:“皇上,您沒把信看完。結果很不一樣。”
楊康說:“朕不想再看了,你給朕說說,上面還寫了些什麼?”
秦檜說:“宗弼許諾歸還宣和太后,以及先帝梓宮。”
楊康說:“這事朕需要好好考慮。”
秦檜說:“皇上若拿不定主意,臣倒有一個好辦法。”
楊康說:“哦,說來聽聽。”
秦檜說:“全憑天意來斷。”
楊康一聽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