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眾大明忠實好狗組成的聯軍並沒有第一時間進軍緬甸,而是跟著明軍去了占城:
占城國王的反應在玩家們的預料之內,在獻出占城投降和英勇抵抗兩個選項中,占城國王選擇了第三個選項:
那就是棄城而逃。
隨著占城國王帶上一眾王族逃之夭夭,占城國很快就被攻陷了。
畢竟在占城國王自己都跑路的情況之下,占城軍民自然不會有什麼像樣的抵抗,和明軍和聯軍輕鬆地突進了占城之中。
一眾聯軍士兵和明軍士兵在占城中爽了一把,同時大量占城軍民紛紛出逃,占城頓時變得一片狼藉。
對此玩家們表示:
跑得好,玩家們本來就沒興趣好好照顧占城的土著們……
佔領占城之後的聯軍士氣大振,他們覺得果然跟著大明是正確的,明軍大哥就是敞亮,都不管大傢伙的繳獲的。
只能說這些聯軍士兵應該慶幸這時候玩家們已經不需要錢了,不然要玩家需要錢的話,他們絕對一毛都拿不到……
拿下占城之後,陳秋讓鄭芝龍留下一些人留守,接著大部隊繼續按照原計劃前往暹羅,在暹羅休整之後再進軍緬甸。
數萬人的行軍自然是不可能掩蓋得了的,再加上來往的商人和歐洲殖民者,於是不久之後,明軍糾結了一大片聯軍進攻緬甸的訊息便傳到了此時緬甸的都城,阿瓦。
得知訊息的緬甸國王他隆王頓時就驚呆了,他第一反應是這會不會是暹羅人放出來的假訊息?
現在緬甸和暹羅在戰場上陷入了僵持,以他隆王對暹羅的瞭解,這群傢伙很有可能會抬出大明的旗號唬人。
當年暹羅王納黎宣能夠順利擊敗緬甸復國,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抬出了大明的旗號嚇住了一眾緬甸封建主。
不過隨著越來越多的風聲傳來,他隆王不得不承認一個非常不妙的事實,那就是這還真不是暹羅人放出來的假訊息,是明軍真的帶著一大群聯軍來攻打緬甸了!
他隆王當然想明軍來襲只是暹羅人的輿論攻勢,但無奈明軍是真的要來,這令他頓時頭疼不已。
大明一直是緬甸頭頂的大山,當年緬甸在一代雄主莽應龍的帶領下大殺四方,眼看就要一統中南半島了,但莽應龍死之後,大明下場,局勢瞬間天翻地覆。
大明甚至沒有派出太多主力,而是聯合了暹羅,阿拉幹人以及緬甸北部的封建領主發動了對緬甸的大戰,就這樣而已,莽應龍打下的強盛帝國也瞬間就四面楚歌了:
緬甸丟失了大量土地,國王莽應裡被阿拉幹人俘虜後殺死,要不是後來大明自己爆發了嚴重危機,緬甸大機率已經涼涼。
想到莽應裡被阿拉幹人殺死的悲慘結局,他隆王頓時驚出一聲冷汗,他咬牙切齒地來了一句,
“大明果然亡我之心不死!”
在他隆王看來,這些年他南征北戰,好不容易才再度統一緬甸,結果明軍立刻就來了,顯然明軍是有備而來的,就是為了打擊緬甸。
嗯,當然,他隆王想多了,玩家們純粹就是在暹羅使者的鼓動下一時興起而已……
好不容易冷靜了下來,他隆王隨即叫來自己的兩個兒子,莽達和莽白,向他們說了明軍和聯軍將進攻的情報,然後問道,“明軍氣勢洶洶而來,你們怎麼看?”
莽達沒有多想便開始了失敗主義言論:
“父王,大明不是我們能夠戰勝的,不如立刻派遣使者前去和明軍將領接洽,先穩住明軍將領,接著再派人直接去明廷……”
他隆王無語,他立刻打斷了莽達的失敗主義言論,轉而問另一個兒子莽白:
“莽白,你的意見呢?”
莽白其實也不看好直接和明軍開戰,但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