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近現代歷史,已經證明了這一點,並同時一而再、再而三地證明了:這個“官僚資產階級”的本性,和其前世——士紳階級,根本無二:和國家、社會的關係,就是一種地地道道的零和關係。
對於財富,普通資產階級之著力點是“創造”,官僚資產階級的興趣卻僅僅是“佔有”——不論是哪個階級的財富,也不論採用什麼樣子的手段。
清末,社會新增長的財富,主要源於近代化、工業化的嘗試和努力,這部分財富,自然而然成為官僚資產階級最主要的侵奪物件。
這部分財富,名義上大多屬於國家。因此,某種意義上,清朝之亡,正是士紳階級和從中成長起來的官僚資產階級要更換“代言人”了——他們已經完成了對“國有資產”的侵佔,為了固化既得利益,必須幹掉這些財富的原合法持有人。
北洋政府,官僚資產階級進一步坐大;國民政府,官僚資產階級乾脆直接掌握政權。
我們都看見了這兩個政府的吃相,也看見了,他們是怎樣一前一後,被歷史和人民拋棄的。
官僚資產階級,真正是亡國滅黨的大殺器,是關卓凡必須嚴防死守的一樣東西。
上文已經說過了:要防止在“階級”的意義上,出現“官僚資產”這個東東。
關卓凡的如意算盤是,除了一部分“開明士紳”轉化為“資本家”外,士紳階級的大部分成員,在工業化、近現代化的過程中,其生存空間,被一股新興的強大力量,一步步地侵蝕、擠佔,逐漸沒落,乃至消亡。
這是一個溫水煮青蛙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被逐漸分化開來計程車紳階級,在保有足夠反抗力量的時候,始終無法明確意識到危險的逼近;等到終於看清楚局面了,殘餘力量已經衰弱,就算有心反戈一擊,也無力迴天了。
關卓凡的算盤中,這股“新興的強大力量”,就是“國有企業”。
*(未完待續。。)
今天請假一天,明天兩更還賬
如題。明天兩更,一更上午十一點,二更可能會稍晚一點,大約晚上八點鐘左右。
*(未完待續。。)
第一零四章 大清特色MBO
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必也正名乎!
關卓凡改“官辦”為“國有”,不為好玩,無關趣味,實實在在是有“正名”的必要。
這個時代,近現代“國家”的概念,還非常淡薄,更加沒有“公務員”的概念。“官辦”之“官”,既是“官府”,也是“官員”,二者的界限是非常模糊的。非但如此,單拿“官府”二字來說,也是有問題的——到底是哪一級、哪一處的“官府”?
這種曖昧含混,在相當程度上,導致了“官辦”企業“內部人控制”、公私不分、最終化公為私;同時,也是“官督商辦”企業官商勾結、利益輸送的重要原因之一。
還有,辦企業有辦企業的套路,這個套路,不因所有權不同而異。“官辦”的企業,總是要把“官派”擺了出來,忘記了自己是做生意的,只記得某品某級、庭參揖讓,這個企業,還怎麼辦得好?
“國有企業”四字,開宗明義:
首先,確定了所有權。國家既出了銀子,企業即為國家所有,今後一切貪瀆情事,即可以“侵佔國有資產”入罪。
其次,這是“企業”,不是部院司道府縣,主其事者,做起事情來,要走做生意的套路,不能走做官的套路。
再次,“國有企業”四字,對培養這個時代的人們的近現代“國家”觀念,也會有一定的助益。
當然,關卓凡絕不會天真到認為。同樣一間企業。僅僅換個名字。就能脫胎換骨了。他很清楚,如果不施以更強有力的手段,事情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