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
命令是不能違背的。於是,盧賓只好施禮應道:“是!”
葉十一繼續令道:“越鷹瀾,我任命你為大將軍,授虎符印信。我走之後,壽州方面戰事,由你全權主持。”
越鷹瀾亦道:“遵令!”
“你……”葉十一望著越鷹瀾,欲言又止。他還沒有失去理智到明確下達諸如“決不可傷到趙瑟”這樣愚蠢命令的地步,然而,趙瑟……
好在越鷹瀾完全領會到了葉十一的意思。她鄭重向葉十一施了一禮,目光堅定地迎著他的眼,彷彿起誓似地道:“請主上放心,臣絕不負主上所託!”
葉十一點點頭,道:“阿鷹,儘管放手去做,我是信任你的……”
就這樣,葉十一把壽州扔給了越鷹瀾,自己跨上健馬,心安理得地跑去彭城找曹秋何單挑去了。
他這一走不要緊,可把趙瑟給坑苦了。
人家趙瑟可是做好了準備,來壽州找葉十一低頭認輸的。結果一個沒看住,讓葉十一給溜了。這讓趙瑟找誰認輸去?
難道向越鷹瀾認輸嗎?
趙瑟是絕不願意向越鷹瀾認輸的。就算她願意,張襄也絕不能願意。武人有武人的驕傲。向葉十一認輸是一回事,向葉十一的手下認輸又是另外一回事。前者張襄尚且不能接受,後者就更不要說了。
而況即便是張襄列祖列宗的臉都不要了,願意認輸,趙瑟其實也是不敢的——不關願不願意的事,就是不敢。
於是,壽州之戰,只好硬著頭皮打倒底了!
命懸
越鷹瀾打壽州,思路和葉十一又有所不同。
葉十一的策略是集中力量打紫金山。壽州那些老弱殘兵,窩囊廢廂軍府兵他是不屑去打的,太費工夫且無聊。決定壽州之戰成敗的關鍵在於駐紮在紫金山的張襄和他手下的河西鐵騎。只要消滅了這部分了力量,戰爭就結束了。這個策略,是最快獲取勝利的方法,但是,怎麼說呢,但凡是最快的,總是最有風險的。那真不是一般將軍玩得起的。葉十一敢於用這種打法,是因為他有十分的把握在戰場上壓制住張襄。這個把握越鷹瀾是沒有的。所以,她在接手壽州之戰的指揮權之後,立即就改變了打法。
和葉十一不一樣,越鷹瀾很屑於欺負戰場上的老弱病殘與女性。身為女性的她在這方面具有天然的優勢,她完全不必在意被人指責為沒追求、沒人品,沒尚武精神。於是乎,在功利戰爭的思想指導下——也就是說盡可能規避強敵,專撿窩囊廢死勁欺負,越鷹瀾做出了徹底包圍壽州的佈置。
“沒有速戰速決走捷的能力沒關係,只要我們具備和我們的能力相匹配的耐性就可以了!”
這是後來廣為流傳的一句名言,是當時壽州之戰越鷹瀾決定包圍時說的。然後,她就將壽州城密不透風地包圍起來。
越鷹瀾是威武的。她有和張襄相匹敵的作戰能力,也有足夠的耐性圍城,於是在己方淮河上游巨大的戰略優勢配合下,她成功地將壽州城裡的守軍與紫金山上張襄率領的機動力量隔絕開來。無論是誰,壽州的廂軍也好,張襄的河西鐵騎也罷,誰都沒辦法越雷池一步。另外,為了徹底斷絕金陵方面的念想,她還做了一個非常“缺德”的安排——在淮河上栓鐵鏈。
以攻打壽州搭建的浮橋為中點,她命人在上下幾十裡水面拴上了數千尺長的鐵鎖。光栓鐵鏈還不算,還有更缺德的升級版。水軍統帥羅文忠建議,為了增加浮力,應該給這些鐵鏈都連上木頭。這樣鐵鏈就不會下沉,可以徹底攔住金陵的戰艦了。越鷹瀾立即批准了這位經驗豐富的老專家的建議,於是,一夜之間,鐵鏈上都繫上了巨大的木頭,壽州上下的水路徹底被封鎖了……
種種佈置都指向一個結論: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