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事態緊急,不容拖延,只好求九爺和江大人助襄一臂之力。”
秦合清道:“張大將軍言重。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淮南人所養鄉勇,正該保衛淮南土地父老,不此時用命何時用命?我與江大人一聽說襄陽之事,便聯袂趕來。但凡大將軍有所命,赴湯蹈火亦不敢辭。”
江源也道:“唯大將軍之命是從。”
張襄連聲道謝。
秦合清問道:“想來大將軍心中已有定計,不知將如何行事?”
張襄伸手肅客,陪著秦合清當先往裡走去,將軍們緊隨之後。邊走,張襄邊道:“說句不當現在說的話,此時出兵,我心裡其實是並不樂意的。要勝過葉十一,必須是在我們能夠完全掌控的戰場上才行,而不是被他牽著鼻子走。現在出兵,不是戰術,而是在賭運氣。陸子周應該放棄元元才對。以襄陽城池之牢固,即便失去外城,再守幾個月也絕不成問題。豈不知君子棄瑕,壯士斷腕?”張襄搖了搖頭,遺憾道:“終究也不是他能做得了主的事……現如今,我們也別無選擇了,只能出戰了……”。
他感慨過一句,立即振作精神說道:“不管怎麼說,襄陽全軍出擊,的確是為我軍創造出了內外夾擊的機會。總歸有這個機會比沒有的好。”
“倘使我軍不合擊,襄陽傾巢而出,則必敗無疑。襄陽一敗,則兩淮危矣。兩淮一失,則江南不可守……”張襄目光倏地凌厲起來,環視眾將道,“所以,此一戰實是我背水一戰。勝負在此一舉,諸公必須克盡全力!”
眾人心中不由一凜,齊聲應是。連秦合清都拱手施了一禮。
說話間,行至帥位。眾人圍著地圖站了一圈,眾星捧月似的圍著張襄。張襄的手在地圖上劃過,最後在某一處用力按下,抬頭道:“我思慮再三,能突破襄陽包圍,進而擊潰關中軍的,唯有從此處。”
虎尾洲!順著張襄手指的方向,是一爿淺灘,名為虎尾。
“這一點,我能想到,葉十一應該也能想到。所以他應該會在此處設下埋伏……當然,葉十一是不會親自來,他還得留在襄陽。從現在他在襄陽大營中的將領看,唔……這個人應該是宇文翰。畢竟是要與我對戰,過於四平八穩的平庸將領是不行的,必須要有足夠的犀利的進攻能力。本來,葉十一最好的選擇應該是越鷹瀾。有勇有謀,熟悉河西軍的一切作戰方式,進攻與防守都堪稱完美。可惜,這麼優秀的人才被他荒廢在漢中了,”極淡的冷笑在張襄唇邊一閃而過,他繼續說道,“至於說宇文翰,這個人我還是瞭解的。雖然說也很棘手,但畢竟勇力有餘而智謀不足。所以,此一戰,我們要兵分兩路。廂軍自水路去,我則率騎兵自陸路去,合擊虎尾洲。宇文翰必定首尾不能兼顧,向襄陽方向敗退,我軍尾隨追擊,只要突破葉十一中軍,這仗便是勝了。”
秦合清與江源對視一眼,而後點頭道:“自當依大將軍將令行事。”
張襄點點頭,面上不露聲色,心中卻想:真是對不起了,趙瑟。我未曾給你的九叔解說明白。宇文翰可不是真的有勇無謀啊,葉十一怎麼可能用一個有勇無謀的人擔此重任呢?只不過是他手段兇殘才會留下的錯覺啊。宇文翰真正的作戰風格是狠辣殘忍,趕盡殺絕。所以才有可能為了追殺水路上攻過來的廂軍府兵,在另一面給我留下機會啊——水路總是要比陸路快一點的。打仗,總是要有人犧牲的……反正他們是不可能打贏葉十一的,不如用自己的血幫我勝利吧。這也是唯一的機會了。”
於是,張襄一番排兵佈陣,最後問江源道:“水路以何人為統帥,不知江大人心中可有人選?”
江源看了一眼秦合清,有些為難道:“本來自該是我親自領軍,不過……”
府兵廂軍,成分比較單一,大體來說主要是土頭土腦的農民,再有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