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比他們輕鬆多了,城山就沒有城牆,只有一個建造不全的圍牆,李祿帶著騎兵與護衛一個衝鋒進入鎮內,戰爭就此結束,麻煩的不是這個而是馬場,當李祿、顧酩、裡卡多帶領著五百兵丁趕到濟州官辦馬場時,發現馬場裡的馬實在是讓人無語。
濟州馬場的馬是蒙古馬與當地矮腳馬的雜交,由於朝鮮引進蒙古馬不易,畢竟這是需要大筆銀子的事,想想趙烈自己的百多匹安達盧西亞戰馬和幾百匹的蒙古馬的母馬就花費了多少銀兩啊。所以財政一直不富裕的李朝引進的蒙古**的素質一般,所以馬的後代也就是差強人意,加上官辦馬場,那真是一沾上官辦二字,吃空餉、喝馬血、抽條等齷齪事不斷,馬場的馬能吃飽肚子都是奢望,就不要提健壯了,每年冬天都得死個幾十匹的馬。
石島馬場來的顧酩發現濟州馬場就是把馬趕到田野裡隨便吃草,問了一下,冬天也是一樣。這真是滑稽,濟州野草不是苜蓿,不能提供太多的養分,於是悲劇了。
顧酩抽樣了馬匹的身高,平均一米一十多,好傢伙,這能長途奔襲嗎,俱甲騎兵上去跑個數百步就得累的馬吐血吧,就如今濟州馬的體質而言,棉甲、皮甲騎兵上馬也騎行不多遠,至於重甲騎兵上馬那是不用想了,有些馬能不能立得住都是問題。
於是手裡的兩萬餘匹濟州馬就是個燙手山芋了,畢竟濟州馬數量也不是太少,在馬場裡養著也是耗費不少的人力物力,至於濟州馬的最終處置只能由趙烈來決定,於是李祿快馬飛報趙烈,這幫子軍餘早就找到了竅門,有難事找趙大人啊,向來趙烈在他們心中的形象就是無所不能,無所不知,這不,濟州馬這個大包袱忽忽悠悠的向趙烈襲來。
ps感謝海子點燈、天下有我、小其月、餘賈、時翀、入夜夜晚、畢世、星炏星、這是個夢嗎、徐北的打賞支援。
如果這本書還看得上眼,請書友輕輕點選加入書架收藏,拜謝。
第一百零一章 諸事煩擾
農業的問題是中國的第一大問題,中國的眾多人口決定了大部分人要在田地裡刨食,趙烈當下是明白土地的重要性了,手下有著二十餘萬遼民,他們大部要安排在農耕上,濟州島,趙烈打算安置三四萬人的,雖說只能安置少部分的遼民,這就能讓其他的遼民看到指望,有了盼頭。
濟州島不大,中間是山地和丘陵,只有北面、西面、南面有狹長的臨海平原,由於是海島,土地較為貧瘠,又不保水,水稻是種不了,當地也就是耕種豆類、高粱等雜糧,當地的糧食很大部分都得從本土運來,何況再增加數萬張嘴。
不過,趙烈那點農業知識起點作用,據他所知,高粱能耕種的地方番薯基本也是沒有問題。只要注意田畝的排水,只要不是窪地就可,畢竟番薯就怕澇。而番薯的產量是驚人的,養活島上數萬人口使絕無問題。
所以趙烈迫切的想知道石島的番薯收成,畢竟此時的番薯進入大明沒有多少年,這裡有沒有水土不服的問題,這點不但關係到左千戶所人心的安定,也關係到濟州島能安置多少人的問題,如果產量可以的話濟州可是能安置不少遼民。
在這之前,丈量田畝,做到熟田,荒地的數目,這是最緊迫的事了,今年是不用想了,但是明年春耕是無論如何不能錯過的。
於是,以白士第、衛宇、朱榮盛為首的清仗組成立,他們在石島隨從馬濤、徐鴻清理田畝,可說頗有經歷。趙烈允許他們招募百餘人參與清仗,同時,趙烈還為他們配備三個百總的兵丁,沒有武力的彈壓,當地計程車紳地主是不會屈服的,畢竟田畝丈量清楚,就把他們的隱田全部清仗出來,多出的田畝的稅賦是大把銀子,這如同割了他們的肉一般痛入骨髓,反抗是肯定的,只不過是如何反抗的問題。
對於匠戶營的選址最後確定在濟州城南十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