級整齊排開,朝服絢爛,金線銀絲在燈火下閃爍。
皇帝高坐寶座之上,龍袍映襯著威嚴的面容,目光如炬,審視著下方的臣子。
絲竹之聲漸起,宮女們婀娜多姿,舞姿輕盈,如同仙女下凡,引得滿堂喝彩。
宴席上,銀盤金箸,美酒佳餚應有盡有。
一道道精緻的菜餚被端上桌,香氣撲鼻,令人垂涎欲滴。
觥籌交錯之間,官員們或低聲交談,或舉杯祝酒,臉上帶著滿足的微笑。
宮女們穿梭其間,如蝶翩躚,為賓客斟酒添茶,儀態萬方。
宮廷中的小調在耳畔迴旋,悠揚的曲調伴隨著歡聲笑語,宮宴的熱鬧氣氛達到了頂點。
然而,在這歡慶之夜,這一切都被巧妙地隱藏起來,只留下對皇權的頌揚和對太平盛世的嚮往。
宮宴之上,無論是皇族貴胄還是朝中重臣,都沉浸在這份暫時的祥和與喜悅之中。
“皇帝哀家有勝酒力,哀家就先行回宮,你與大臣們好好對飲。”
太后看完好幾個表演後對身邊的皇帝提出離開之意。
康熙自然是不會阻攔,“那皇額娘路上慢著些,雪天路滑,當心。”
皇帝自然對太后也很是關心,“明個一早朕就去給皇額娘請安。”
太后笑著點頭應下,“皇帝有心了,難得假期,皇帝還是以身體為重,哀家那裡早些遲些都是可以的。”
“還是皇額娘心疼兒子,那兒子扶皇額娘出殿吧。”
皇帝的孝心太后自是不會拒絕,“好。”
太后離席自是被人看了去,不過太后和皇上不說,他們只能當做看不見。
貴妃剛想起身相送就被太后攔了下來,“好好坐著,哀家年紀大了,受不住夜,就先回去了,貴妃再熱鬧熱鬧。”
貴妃還能說什麼呢,“是,臣妾恭送太后娘娘。”
康熙把太后交到嬤嬤手裡就轉身進了大殿。
可能是打了勝仗吧,康熙的心情很是美好,端著杯子下了高位,在眾臣中肆意暢飲。
皇子阿哥們自是不能落後,立馬跟隨。
一時間殿內君臣一片和諧。
永壽宮。
明珠因見紅無法去宮宴,但她一直讓人盯著。
“怎麼樣了?太后可回宮?”她可沒忘太后對自己的殺意。
這樣的人,明珠自會在別人動手前解決掉。
“太后在回宮的路上,娘娘,那位真能成事嗎?”月寒還是有些擔憂。
魯公公不管再如何,他只怕也不敢對主子做出那樣出格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