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很大的困難,但他總有法子度過去,他真是克難英雄中的第一把手。”
章士釗曾說傅斯年是全中國最懂弗氏理論學說的人。
趙元任極佩服傅斯年,趙元任夫婦遊歷歐洲時,趙元任和傅斯年最投緣。楊步偉說:“元任總和我說此人不但學問廣博,而辦事才幹和見解也深切得很,將來必有大用,所以以後凡有機會人家想到元任的,元任總推薦他,因元任自知不如也。可惜世事變遷,不幸促其早死,今也則亡矣。”幾年後,趙元任應傅斯年之邀擔任史語所的語言組組長,大概也是出於對傅斯年的佩服。
程滄波評價傅斯年:“他對政治,喜歡談論,而容易厭倦。偶然奮不顧身的一擊,並不是對政治有興趣,而是激發於士大夫的責任感。”
蔣夢麟認為傅斯年為世間少有的通才與天才,他說:“孟真之學,是通學,其才則天才,古今為學,專學易,通學難,所謂通學就是古今所說之通才。”
蔣還說:“孟真為學辦事議論三件事,大之如江河滔滔,小之則不遺涓滴,真天下之奇才也。”
傅斯年為北大二年級學生時,有人評價:“傅孟真這個人才氣非凡!”
勞幹說:“二十年來的歷史研究,國內幾個好的大學及研究機關,雖然都有他們的貢獻,但孟真(傅斯年)主持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以及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的確能做到中心地位。”
有人發出這樣的感嘆:“傅斯年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學問、最有志氣、最有血性和最有修養的偉大知識分子中的一個典範,在這個偉大知識分子幾近絕跡的世界上,也許不會有人知道,我是多麼深沉而熱烈地懷念著他們中間的每一個人。”而有關蔣、傅之間的談話,人們評價:“這樣的君臣對話,如此之豪傑氣,當今之士,且不說有過,又可曾夢想過?”
四、馬寅初
〔馬寅初(1882~1982),浙江嵊縣(今嵊州市)人,中國當代經濟學家、教育學家、人口學家。〕
【壯懷】
童年時代,馬寅初很想讀書,更想到大城市去讀書。馬寅初天生聰慧,父親就希望他繼承“酒坊”家業,學做生意。為讀書,馬寅初經常挨父親訓斥、毒打,罰跪,但馬寅初堅持“跪下也要去唸書”,“打死我也不做生意”。為了躲避父親的打罵,馬寅初甚至躲到雞窩裡。父親的蠻橫,深深傷害了馬寅初,他見求學無望,一氣之下跑到鎮外,一頭扎進了黃澤江,幸虧被人救起,馬寅初竟由此因禍得福。恰在此時,父親的老友張江聲由滬來嵊縣探親訪友。得知此事,覺得馬家老五有志氣,說服了馬寅初的父親。馬寅初認張江聲為乾爹,並跟隨他到上海讀書。從此竟改變了馬寅初的一生。
1919年馬寅初返回祖國,懷著“強國富民”的理想支援進步,崇尚革新,宣告“一不做官,二不發財”,致力於中國經濟問題的研究和經濟人才的培養,著書立說。
1927年北大校慶時,馬寅初發表《北大之精神》演講:“……此種雖斧鉞加身毫無顧忌之精神,國家可滅亡,而此精神當永久不死。然既有精神,必有主義,所謂北大主義者,即犧牲主義也。服務於國家社會,不顧一己之私利,勇敢直前,以達其至高之鵠的。”
【獅吼】
馬寅初因為揭露四大家族而被輿論形容成“馬寅初作獅子吼”。
1940年春,重慶郊區的陸軍大學邀請馬寅初給將官班講《抗戰財政問題》,這些將官學員很多是從前方調來受訓的。馬寅初一連講了兩個多小時。他說,抗日戰爭正在中華民族存亡的嚴重關頭,全國上下應該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同心同德,共赴國難。但是現在不是這樣,現在是“下等人”出力,“中等人”出錢,“上等人”則既不出錢,又不出力,囤積居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