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 (第4/4頁)

年祖龍死”,第二年,袁世凱果然死去。袁死後,章太炎才重獲自由。

【狂傲】

清末研究儒家經典有兩大學派:今文經學和古文經學,前者注重的是探求經書中的所謂微言大義,後者則注重經籍的文字訓詁和歷史考證。當時在詁經精舍讀書的章太炎,曾寫下50萬字的鉅著駁斥今文經學的代表人物劉逢祿。

章太炎贊同維新思想,但他並不認同康有為的治學態度和治學目的。在詁經精舍學習時,章太炎撰文批判康有為的《新學偽經考》。康有為在《孔子改制考》一文中,提出希望透過重構儒學體系,為變法提供理論支援。章太炎認為康有為牽強附會,偏離了治學的本道。

章太炎曾由梁啟超推薦入《時務報》館工作,時章對梁等康門弟子尊康有為為聖人的做法很是鄙夷,說:“這群康門弟子好比一群屎克螂在推滾糞球!”章言傳到康黨門徒耳中後,“康黨銜次骨矣!”這日,時務報館內,“康黨囷(集),攘臂大哄”,終於和章太炎等人短兵相接,其中有個叫梁作霖的康門弟子狠狠放言,以前在廣東,也有個秀才詆譭康聖人,我們大庭廣眾之下痛揍了他一頓,今天再揍你們一頓!章太炎也不甘示弱,據說出手狠狠扇了梁啟超一耳光。事發後,章太炎憤然離開《時務報》。章太炎在給友人的信中猶不忘譏諷康有為:“噫嘻!長素有是數子,其果如仲尼得由,惡言不入於耳邪?遂與仲華先後歸杭州,避蠱毒也。”據說,子路身強力壯,如果有人說孔夫子不是,就對其報以老拳,於是,至此,孔子“惡言不入於耳”。

自此,章太炎和康梁的樑子算是結下了。康梁亡命海外,和革命派論爭,章太炎積攢多年的一腔怒火傾洩而出,與保皇黨展開論戰,佔盡上風,最後保皇黨的《新民叢報》不得不停刊。

只要有機會,章太炎就會對康有為嘲弄一番。章太炎曾作一聯嘲諷康有為曰:“國之將亡必有;老而不死是為。”上下聯分別集《左傳》中“國之將亡必有妖孽”和《論語》中“老而不死是為賊”兩句。上聯句尾隱去“妖孽”二字,下聯句尾隱去“賊”字。聯面尾處現出“有為”二字,意指康有為乃“妖孽”、“賊”。

康有為自稱“教主”,號稱“不出十年,必有符命”。章太炎對此嗤之以鼻:“康有為什麼東西!配做少正卯、呂惠卿嗎?狂言囈語,不過李卓吾那一類貨色!”

章太炎在張之洞帳下時,梁鼎芬曾問章太炎:“聽說康祖詒(康有為)欲作皇帝,真的嗎?”章答說:“我只聽說他想做教主,沒聽說想做皇帝。其實人有帝王思想,也是常事;只是想做教主,未免想入非非!”梁為之大駭,慌忙報告張。

章太炎被杖出武漢後,對張之洞心存怨氣,於是改唐詩諷刺張道:“漢陽鐵廠鎖煙霞,欲取鸚洲作督衙。玉璽不緣歸載灃,布包應是到天涯。而今樑上無君子,中古文昌喚賣茶。地下若逢曾太傅,豈宜重問紡棉紗。”

“布包應是到天涯”句是諷刺張之洞開辦漢陽鐵廠和紗麻絲布四局,紗麻產品用布包捆,銷行各處,當時訝為初見。這本是德政,但張過於標榜曾文正(曾國藩),雲文正治家有方,日課婦女紡棉四兩,故張雲:“予設四局,亦太傅經綸家國意也。”

“欲取鸚洲作督衙”是指張迷信,到任時欲移督署鸚鵡洲,聞三國時黃祖曾開府於此,認為不吉,乃止。

張之洞在湖北時,巡視紡紗廠途中,遇一賣茶少女,“美色也”。屬下會其意,與

最新小說: 魔法辭條 網遊:我的攻擊刀刀斬血百分之十 震驚:我的室友,竟然是巔峰第一 江湖夜雨十年燈之劍膽琴心 四合院:這年輕人話不多,就是幹 兒童故事三百篇 四合院:重生傻柱,我有無敵空間 NBA:浪子老闆,打造紫金十冠 聖經千問 網遊:垃圾天賦超神技 從火影開始旅行 山海經之災厄將至 快穿:戲精大佬又去拯救男主啦 報恩?我看你是想以身相許! 綜漫之亞刻奧特曼 開局木筏:靠萬倍增幅征服世界 觸靈偵探事務所 壞傢伙他只想撈錢! 全民穿越:死靈法師的崛起 幻界風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