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聯絡群眾的作風和不為名、不為利,與人民群眾心連心,為基層群眾辦好事、辦實事的先進事蹟。
第四,宣傳部牽頭,組織有創作經驗和寫作能力的專業人員,把羅子貴同志的事蹟和松山老百姓的情思寫進書籍,搬上熒屏、銀幕。”
按照何偉力的安排,處理羅子貴同志的後事有條不紊地進行。
悼念活動的第三天,前來參加悼念的民眾絡繹不絕,從早上八點到晚上九點,整個殯儀館的悼念大廳擠得滿滿的,人們來了又去去了又來,從未斷過。高峰鄉扁桶峽村的尤友貴老漢牽著老伴周世清,八里峽鄉黃粱坑村趙小虎揹著他那智障的哥哥趙大虎,站在羅子貴的靈前泣不成聲,鞠了一躬又一躬,格外引人矚目。
追悼會如期舉行。殯儀館大廳、過道、廣場上到處都是手拿白花的群眾,前來維持秩序的交警、民警也都面帶悲容,整齊地站在悼念人群的後面。
追悼會主持人、松山市委常委、組織部長、羅子貴同志治喪委員會成員甄德賢宣佈默哀三分鐘,那些專程從邊遠山區趕來的老大爺、老奶奶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一個個老淚縱橫,嚎啕大哭,大放悲聲。何偉力和劉明遠好像受到他們的感染,淚水像斷線的珍珠滴滴答答掉落在悼念大廳那堅硬的地板上。
第二十章、調動
在羅子貴的追悼大會上,市委書記,市長何偉力親自致悼詞。
何偉力所致悼詞簡潔精練,重點突出了羅子貴同志愛民、親民的特點,總結了羅子貴同志勤勞、樸實、廉潔、忠誠、奮鬥的一生,特別是他那和最底層群眾打成一片,和他們同苦同樂,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為他們做好事、辦實事,排憂解難,羅子貴同志理論聯絡實際,密切聯絡群眾的作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是我們各級幹部應當努力學習的好榜樣。
最後,何偉力用“功高不改忠貞志,位尊難移公僕心”這兩句詩為羅子貴的一生作了總結。
何偉力說,“自古勁節出廉政,從來民心盼陽春“。古往今來,一個時代總有一個時代的眷戀,一個時代總有一個時代的感動。而總有那麼一群人,無論其生活在哪一個時代,他們的淚水、汗水、熱血和辛勞總會使我們對那段過往充滿溫情和敬意。這個群體中有一類人,他們居廟堂之高,則懇懇以盡忠,處江湖之遠,則謙謙以自悔,他們有個共同的名字——人民公僕。所謂人民公僕,就是那些心中時刻裝著百姓,以百姓的喜怒哀樂為自己的喜怒哀樂,關心百姓的衣食住行勝過關心自己的衣食住行的人!雖然他們的音容笑貌會在時光中消散,但他們當年的德行與事業卻能薪火相傳。
羅子貴同志無疑就是這樣的人。他為松山人民嘔心瀝血的二十多個春秋中,竟然家徒四壁,以致雖不閉戶上鎖也無小偷上門。這正是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的鮮活寫照。只要是人民嚮往的美好生活,就是他的努力方向。為什麼一一介宣傳部長的家中如此清貧?因為他把發展的成果藏在人民的手裡。為什麼一個部長的家門不用上鎖?因為他看守著人民用血汗創造的事業總是如此的忘我。一個國家因有羅子貴這樣的公僕而長盛不衰,一個民族因有羅子貴這樣的孩子